為此,中國方麵組織遠征軍,由雲南進入緬甸,阻擊日軍,營救受困的英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在這裏重創日寇,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在這裏灑下熱血。因種種原因,遠征軍身陷險境,不得不退入印度,後被改編為中國駐印軍。這次戰役史稱第一次緬甸戰役。
1943年10月,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的中國駐印軍與英、美軍協同,開始向緬北日軍反攻,攻占胡康河穀,占孟拱、密支那等重鎮。此時,在雲南邊境沿怒江與日軍對峙的中國遠征軍,也轉入反攻,連戰連捷,勢如破竹。此役共殲滅日軍3萬多人,史稱第二次緬甸戰役。
中國遠征軍的戰鬥精神和豐功偉績,受到國內外的高度讚揚,為世界反法西斯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令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雅爾塔會議
1945年2月3日中午12時10分,一架名為“聖牛”號的美軍C-54型大型運輸機,載著羅斯福總統和他的顧問們,在6架P-38型戰鬥機的護航下,越過浩瀚的黑海,降落在蘇聯克裏米亞薩基機場上。幾分鍾後,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一行登上“聖牛”號,迎接羅斯福總統。20分鍾後,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專機“空中霸王”號也在機場上降落。羅斯福和丘吉爾此次前來克裏米亞,是出席三巨頭去年計劃的三國首腦會議,地點為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
在機場上,蘇聯人為兩位西方領袖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機場的一側,紅軍儀仗隊排列著整齊的隊形,等候著羅斯福、丘吉爾的檢閱。士兵們身材高大,體格健壯,身穿深藍色軍服,腳蹬烏黑鋥亮的皮靴,手戴白手套,左手放在胸前,右手緊握上了刺刀的來複槍。羅斯福乘坐吉普車、丘吉爾在車後步行,檢閱了這支隊伍,他們對這群精神抖擻的紅軍戰士產生了很好的印象。
歡迎儀式後,他們乘上蘇聯準備的轎車,前往90英裏之外的雅爾塔。車隊最先抵達利瓦吉亞宮,這曾是沙皇的一座行宮,羅斯福總統被安置在這裏。最後車隊到達沃隆佐夫宮,這是丘吉爾下榻的地方。
在羅斯福、丘吉爾到達不久,斯大林也乘專列來到雅爾塔,住進約索波夫王子宮。
2月4日下午5時,在羅斯福下榻的利瓦吉亞宮舉行三巨頭的第一次正式會議。會上,蘇軍總參謀長安東諾夫將軍對蘇軍在東線攻勢的情況作了彙報,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則報告了西線的形勢,三位領袖初步討論了進一步加強盟國之間的軍事合作問題。之後,根據丘吉爾的建議,由他們的參謀長們具體落實。
第二天下午,三巨頭第二次正式會議繼續在利瓦吉亞宮進行。根據羅斯福的提議,德國問題成為這次會議主題。
三巨頭首先討論了分割德國問題。斯大林表示希望能在雅爾塔解決分割德國的方案與措施,羅斯福則表現得模棱兩可。丘吉爾立即表示強烈反對,他嚷道:“我認為我們在幾天之內無法對分割德國作出一致決定,我們麵對的是8000萬人民,為了決定他們的命運,需要更多的時間。”
之後,羅斯福建議,先由三國外長來研究這個問題,並提出具體方案。斯大林和丘吉爾都表示同意。
會議繼續進行。羅斯福與丘吉爾相繼提出了法國參加對德占領問題。為了排除意料之中的蘇聯的反對,丘吉爾表示:“我們建議從英國占領區,如果可能的話,也從美國占領區分出一些區域給法國人。這個占領區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影響蘇聯占領區。”
斯大林知道,丘吉爾之所以如此慷慨,是為了戰後與法國聯合起來,遏製俄國勢力向西歐擴張。但他並沒有將話挑明。斯大林表示他擔心給法國一個占領區是否會給其他國家開一個先例,並明確反對法國參與對德管製。
為了緩和斯大林的反對,羅斯福表示,美國雖同意給法國一個占領區,但它也反對法國參加對德管製。這樣,斯大林才表示同意。
接下來他們討論了德國賠償問題。斯大林的助手梅斯基向會議陳述了蘇聯的計劃。根據這個計劃,德國將以實物支付賠償,三國對德國經濟進行嚴格監督,以確保賠償進行。將根據對戰勝德國的貢獻大小和直接物資損失大小來確定賠償的先後次序。蘇聯應獲得不少於100億美元的賠償,三國在莫斯科設立專門的賠償委員會。
丘吉爾表示,蘇聯有權獲得最大份額的德國賠償,但他又強調,英國和其他西歐國家也遭德國的嚴重破壞,如果由德國來賠償這一切,“德國將會怎樣呢?一個有8000萬人口的饑餓的德國的靈魂浮現在我麵前,想起它我就不寒而栗。誰來養活德國人呢?誰來支付這筆錢呢?到時候還不是要由盟國自己來掏腰包。因此,我認為要想騎馬,就得喂草料。”
丘吉爾的話引起斯大林的強烈不滿,他尖銳地駁斥:“可是馬不應該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