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著名的評價:“以其好學之心,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其意思就是說,倘若人能夠有一顆好學的心,那麼幾年以後,這個人不可同日而語,必將取得大的成就。
“性相近,習相遠也”。每一個人生下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而恰恰是後天的學習讓他們各有所長,從而走上了不同的崗位,走上了不同的領域。學習之重,是孔聖人一直所強調的。學習是一個人由無知走上智慧的唯一之路,要想成大事業,必須具備相關的知識,否則就是白日做夢。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可見,學習的重要性遠遠大於了天資等先天條件,勤能補拙,倘若能夠早點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麼你就比別人早到終點一步。
好學首先表現為勤奮,懶惰的人天天口頭上吵著要學習,但是卻懶於付出行動,絲毫收獲不到成果。勤奮的學習理念,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好學之心不可缺少的兩大元素。
勤奮的人才有可能成功。當有人問魯迅先生為什麼能在文學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時,魯迅先生說:“我沒有什麼天分,我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讀書、寫書罷了”。這就是成果的秘籍。勤奮是大多數平庸的人懶於去做的事情,他們可以找到各種理由來安慰自己,把自己的好學之心扼殺在搖籃中:今天周末,怎麼能學習呢,這麼好的天氣應該去公園中打牌;算了,今天太累了,看書的計劃取消吧,改日再看;這書有什麼好看的,看了以後也會忘,不如不看,出去玩會……長期以往,你便失去了學習的習慣,好學對於你而言就成了神話。
無論對於個人和集體,學習都是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沒有好學之心,個人不能進步;沒有好學的氛圍,集體的發展也停滯不前。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好學的心能夠讓我們每天收獲一點點,如果天天進步,我們數日以後或許就能達到“不可同日而語”的境界。我們或許不是天才,或許沒有天賦,可是勤奮好學同樣可以助我們登上成功的高峰。即使是一個天才,倘若不學無術,不求進取,恐怕也難成一果。天才都是從勤奮走來的,好學的心不過是把他天才的一麵展示出來。所以說,不管你本質如何,天資聰明或者笨拙,你都需要有好學的心態。好學的心能把礦石鍛造成金子,能把任何一個人都培養成一個天才。
《每天進步一點點全集》正是幫你實現進步、走向成功的階梯。本書沒有言辭激烈的說教,也沒有一刻不停地催促著你不分晝夜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它對你的要求很簡單:每天隻需進步一點點。但這“一點點”卻是不可忽視、不可小看的,這每天的一點點進步,是鑄就你事業成功大廈的基石,是你立身於世界的墊腳石,更是你人生道路上的鋪路石。這一點點的進步裏麵,有汗水,也有掌聲,有淚水,也有鮮花,所以,你應該重視這“一點點”的進步,尊重這“一點點”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