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附錄五:悼詞(2)(3 / 3)

張伯倫將軍在1876年被任命為緬因州民兵的少將指揮官,並在1880年發生的騷亂中,為緬因州平息這次風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在平息這場騷亂中的親自參與、睿智和謹慎的建議,毫無疑問在關鍵時刻避免了更大災難,甚至可能是緬因州內部流血的衝突的發生。

在從鮑登大學校長的位置上退下來後,他投身於商業企業,並在佛羅裏達州待了一段時間。1890年,他被美國總統麥金利 a任命為緬因州波特蘭港口的海關檢查員,並一直被委任,在餘生中都保有這一職位。

1893年8月11日,美國國會授予了張伯倫將軍榮譽勳章,理由是其“在堅守小圓頂山陣地中抗擊敵人數次凶狠進攻的戰鬥,和在率部占領大圓頂山陣地並成功向敵人突擊的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敢無畏的英雄行為,以及令人難以想象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張伯倫非常熱情和積極參加各類士兵組織和協會。他多次參加曾經在他的指揮下作戰的來自各個州的會員和老戰士的聚會。他在葛底斯堡戰役中小圓頂山上的演講被廣大地區的數以千計的人們誦讀。他是“共和國偉大軍隊”協會的早期會員,並擔任了一屆緬因州分部的指揮官。當波托馬克軍協會於1869年在紐約市成立的時候,他被選為了該協會的演講者,並在成立儀式上,麵對眾多的聽眾,包括很多前高級軍官,發表了雄辯的、令人難以忘記的演說,激起了所有聽眾的深深共鳴和熱烈歡呼!

從外形上看,張伯倫將軍中等身材,他的身體比例近乎完美的協調,身體的每個部分銜接得非常好,他既不偏瘦也不發胖,總是挺直腰杆,優美雅致。他那整潔的頭發、留著胡須的古典樣式的臉龐滲透著高貴的氣質,他那股強烈的騎士精神,讓人傾慕、愛戴。他講話的聲音令人愉悅,強勁有力,帶有回音,當演講的時候,他的聲音總是帶有振奮的顫音,讓聽眾不知不覺為之激動。

在緬因州圖書館中有一座張伯倫的半身大理石雕像。這是他當州長的時候,由他的很多朋友出資,請一位來自緬因州的名叫傑克遜的雕刻家為他專門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定製的。這座張伯倫的半身大理石雕像是一件傑出的藝術品,和將軍本人具有非常完美的相似度。傑克遜說,當這件半身大理石雕像在他的雕塑工作室展覽的時候,得到了參觀者最高的敬意。

忠誠的道格拉斯爵士,為了實現他向鍾愛的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許下的諾言:將偉大國王的心髒送往聖地,埋葬在聖墓教堂,在一群英勇無畏的蘇格蘭騎士的陪伴下,登上了到聖城耶路撒冷朝聖的航程。

在西班牙的一個港口,道格拉斯爵士聽到了摩爾人的銅鼓聲和基督教徒喇叭聲的碰撞,他得知西班牙的基督教徒正在和穆斯林摩爾人交戰。道格拉斯爵士和他的騎士們,迅速從他們的帆船上上岸,向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奉獻了自己的蘇格蘭長矛。

摩爾人步步緊逼,將西班牙陣線緊緊壓迫,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道格拉斯爵士腳蹬馬刺,昂首屹立在馬背,他高高舉起裝有偉大蘇格蘭國王布魯斯心髒的銀匣子,然後猛然將銀匣子拋向了摩爾人,並大聲高喊:

“去吧,勇敢無畏的心,

就如同你在過去熟悉的一樣;

你從來都是衝鋒在前。”

緊接著,

“西班牙人的長矛和刀劍,

呼嘯著,在空中發出顫顫的叫聲,飛向了摩爾人。”

所以,在未來,無論是武器的較量還是信念的鬥爭,張伯倫的心髒都會衝鋒在前,並在他後麵的跟隨者胸中激起新的熱忱。當然這場較量或者爭奪的原因和目的必須是正義和真實的,否則張伯倫的心髒將不能成為勝利的護身符。

張伯倫將軍於1855年12月7日,在緬因州不倫瑞克市和弗朗西絲·卡羅琳·亞當斯這位謙和雅致、學識淵博的婦女喜結連理。張伯倫夫人於1905年10月18日去世。他們的孩子有女兒格蕾絲·杜比,她是波士頓律師哈羅德·艾倫的妻子;兒子哈羅德·威利斯·張伯倫,他也是本騎士團的兄弟之一,現在是一位律師,居住在緬因州波特蘭市。

本騎士團向張伯倫將軍的女兒、兒子、孫子、孫女表達我們最誠摯的慰問。我們向他們保證他們傑出的父親和祖父將永遠被本騎士團的兄弟們崇敬,他的名字和聲望對於他深愛的同胞們永遠都是一份寶貴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