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雲南公司的太陽能合作項目已經開始了,新的廠房正在建設之中,廠房暫時還是利用紙廠的閑置場地。先期投入生產的是太陽能沼氣發生器,比較簡單,主體是玻璃鋼製品,下周就能出產品,因為望湖村已經大量使用,帶動作用很大,市場銷售不是問題。
沒有想到的是,鄭虹也在桃源鎮征了幾塊土地,不知要幹什麼。聽到這個消息,張華很欣慰,不管她準備做什麼,都說明她已經想開了。
和高強分手後,張華回到家裏,禁製了書房,算時間,帝君應該從冥府回來了,正好去拜訪,他立即瞬移到了文昌祖庭。
這次他還是直接去了桂香殿,肉身和念生身都要打坐,隻有陰神得閑,而且,此時剛剛黃昏,廟裏還不時有人走動,陰神不會驚動普通人,所以他現出陰神。
帝君正在殿中,張華趕緊參拜道:“天成子參見帝君。”
“免禮,你坐下說話。”帝君道,等張華坐下,帝君又笑道:“天成子這趟冥府自行收獲不小啊!”
“有賴帝君先前的指點,天成子才能逢凶化吉……”張華恭敬的答道。
帝君擺擺手,淡淡的說:“地藏王的‘洗心磬’能淨心消業,端的是一件奇寶,善加使用,不但自己受益,而且可以救贖眾生,須要珍惜呀!”
張華突然意識到地藏王並未傳授使用之法,現在帝君兩次提起,莫非有什麼用意?於是試探道:“可惜當時忘了請教使用之法,很是遺患,不知帝君能否指導一二?”
帝君大有深意的看了張華一眼,笑道:“此事稍後再說。如今我有三個問題,想聽聽你的看法,不知意下如何?”
難道還要考校一番?張華有些緊張,但既來之,則安之,豈有臨陣退縮之理?連忙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強作鎮定的道:“帝君但有所問,天成子一定知無不言。”
帝君笑道:“如此甚好,天成子聽好了……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善良、勤勞、智慧三者,你隻能具備其一,你會選擇什麼?為什麼?”
用這麼簡單的問題來考我?張華不假思索的答道:“倘若是我,我會選擇智慧……因為善良者沒有智慧,最多是一個失敗的好人;勤勞者沒有智慧,隻能算是勞碌的苦命人;而智慧者缺少善良和勤勞,至少也是令人討厭的成功者。不知我的回答,帝君是否滿意?”
帝君笑著點點頭,對張華道:“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是一個價值取向的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凡選擇智慧者,便是與我有緣,自然算是過了。”
張華猛然醒悟,帝君本來就是管理人間功名和祿籍的天神,功名和祿籍,離開智慧都是不成的,帝君自然是偏向智慧。幸好自己全憑本心做答,如果要冒充老實人或者是好人,反而會失去與帝君加深關係的機會,不由得暗自慶幸。
“第二個問題是,智與慧的異同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帝君說出了第二道問題。
對於修行的人來說,這也很簡單,他略加思索,組織了一下語言,從容答道:“智是知識累積,通過學習得來,慧是認識的境界,必須自己領悟……所以我們常說增智開慧;智講靈活運用,慧求觸類旁通,二者互為基礎,相互促進,先智後慧是常道,先慧後智是異數……智高者能力超群,慧高者幸福常樂。”
帝君麵露欣慰之色,頷首道:“天成子有如此見識,殊為難得,這個問題也算是過了。”
輕鬆搞定兩個問題,張華不禁有些得意,心情放鬆下來,主動問道:“還有一個問題,請帝君示下。”
“第三個問題,天成子聽好了……太上在『道德經』第十九章提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你是道門中人,自然要奉為圭臬,然而你回答前麵兩個時,又讚同智慧第一。對此,你有何解釋?”帝君笑著說出第三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張華簡直認為帝君是在放水了,他輕鬆的回答道:“太上說的絕聖棄智,是建議為政者放棄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完全遵從民眾的認識和看法,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本身就是統治者智慧的體現,所以二者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