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就是太平島?”宋士晏抬起頭望著錯落著各種建築的太平山,微微搖了搖頭,“這裏太小了!”
本來聽胡東華的推薦有些心動的他,第一次踏上太平島卻有些失望。陸地麵積這麼小的地方很難有發展前途。
“沒想到太平島竟然這麼大,還建設的這麼好!”旁邊一同下船的一個年輕人卻誇張的喊了一句。
“就是啊!我也沒有想到。本來還以為太平國就是一個小漁村呢,沒想到竟然已經有這麼大的港口了。島上的建築也那麼多,看上去已經是個小城鎮了。”旁邊他同伴也感慨道。
“拜托,你們別太老土了好不好?一個國家才這麼點建築,連個高樓也沒有,也太遜了吧!”同伴中一名非主流在旁翻白眼道。
“這裏要防台風、防地震,要高樓幹什麼?不要忘了人家隻是發展了不到一年,就變成了這樣,怎麼也算是一個奇跡了!”一旁另一夥人中有人忍不住反駁道。
“高樓就怎麼不能防地震、防台風?有些高樓的安全係數可高了,而且一座高樓說不定就住滿了整個太平國的人,不是節省空間嗎?”非主流一夥中有人也反問道。
“高樓的防火、造價、工期問題怎麼解決?還有戰爭,小鬼子說不定真要打過來,萬一有導彈打過來,高樓像世貿大廈那樣倒了怎麼辦?”另一夥人中的一個年輕人為己方辯解道。
“小鬼子打進來,我們就跟他們拚命。”一名小個子年輕人緊攥起了拳頭毅然道,但隨即笑著問眾人道,“噢,對了,你們說太平國會給我們什麼樣的武器?”
一直不做聲的宋士晏不由微微一笑。
這一群人絕大部分都是以誌願者的身份來太平國的,包括宋士晏。他不會輕易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一個小島上。
而其他誌願者有不少也是同樣的理由,他們中很多在華夏過的好好的,即使是一些大學生,沒有走上社會的他們也期冀自己是幸運兒,以後會在國內找到一份類似公務員的工作,不需要混在這個小池塘裏。但是為了抗日,他們還是拋下了身外的一切繁雜,來到了太平國。
雖然抗戰誌願軍最後隻到了不足百人,但加上打著其他旗號而來的誌願者,或者三三兩兩結伴而來甚至獨自而來的個人,第一批到達太平島的人員竟然達到了五百人。
他們中不少人並不認為這場戰爭會打起來,少數人甚至抱著遊玩一趟的心思而來。
為了謝謝這些誌願者的支持,通往太平國的法蘭西郵輪對他們免費,有人是衝著這趟免費旅遊占便宜而來,在同時要求填寫一份人身意外死亡保險書的時候,還是嚇退了一些人。簽署誌願者協定書,要求服從指揮等一係列保證書又逼退了不少人。
最後還能留下五百人,連李庠都一時沒有想到。
這隻是開始,以後還會不斷有人來,也會不斷有人離開。
這些天裏,太平國海疆的氣氛更加緊張。
東洋國人1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不斷在200海裏之外的海域徘徊,時不時還會有打著軍演名義的機炮聲響起。
這一次他們在南鳥島的軍演同樣是打著對付海盜的旗號,矛頭還直指太平國附近出現的海盜。
在東洋國和美國溝通都沒有發現各自有扶持海盜的跡象後,對這夥出現在太平國附近的海盜,無論他們背後的勢力是誰,都將一律驅逐或者消滅。在此之前,也暫時被東洋國人拿來當幌子。
這幾天的南鳥島上,也不斷有戰機飛起,一直飛到了太平國附近海域,時不時擦著200海裏邊線一掠而過。3架E2C預警機輪流在附近海域轉悠,還有2架EP3偵察機和1架YS—11E型電子戰飛機還不時繞著太平島飛行,東洋國人的P—X海上巡邏機也出動了,甚至連P—3C反潛機也跑來湊熱鬧。
但東洋國的戰機也好,還是艦船也罷,都守著200海裏底線沒有越過。
從南鳥島軍演到這附近的公海軍演威逼,是一個試探過程。不僅是試探太平國,更重要的是試探國際上的反應。隨著美國和東洋國的聯手,這條底線已經被壓製的越來越低。
太平島上戰爭逼近的味道越來越濃厚。太平國的學生和兒童正在撤離,部分婦女和老人除了部分留下外,其他也在撤離,甚至撤離的還有部分青壯,直接搭乘上了剛靠岸的太平號郵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