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空中打擊(2 / 2)

機場是最先轟炸的目標,但不僅僅隻轟炸機場。

這才是災難,整個蘇軍的機場,火光閃爍,大轟炸開始了。

而在大吸煙沿岸,亞華帝國航空母艦編隊的戰機也在起飛,轟炸港口的蘇軍艦隊以及海岸機場。

是的,全方位轟炸。

亞華帝國既然要與蘇軍開戰,那就必須徹底摧毀對方的空中力量,使之不能威脅到聯合**。

一旦掌控了製空權,無論是蘇軍還是美軍,除了挨打,他們還能幹什麼?

這一幕,不僅讓人想起後世的沙漠風暴,美國大軍肆虐伊拉克,把中東強國伊拉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而那個倒黴的薩達姆,悲劇地被絞死。

而且,美國人還給他戴上一頂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帽子,違抗聯合國決議,展核武器。

當然,戰後現,毛都沒有,核武器更是子虛烏有。

落後就要挨打,隻不過現在反過來了,落後的是美蘇兩大國家。

這兩個有可能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目前正在遭受嚴酷的打擊。

的確,封就是複製了後世美國的行為準則。

老子拳頭大,當然不可能讓美國再一次成為強國,隨便找個理由,使勁禍禍這兩個國家。

等到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候,蘇聯境內的機場已經轟炸完畢,接下來的任務是轟炸蘇聯的工業基地,封要把他們打回農耕時代。

這才是要命的手段,沒有工業,軍隊的武器從何而來,豈不是要用燒火棍打仗嗎?

東部機場不斷有飛機返航,降落在機場跑道上,也有飛機正在起飛,奔赴蘇聯境內實施轟炸。

與此同時,在蘇聯西部海域,航空兵戰機正在從航母甲板上起飛,轟炸所有的港口,目的肯定是摧毀他們的海軍軍艦。

尼瑪,真狠啊!

不錯,不打則已,要打就徹底摧毀,讓他們毫無反手之力。

時間在流逝,北美洲的時鍾也到了十月十五日零時,大西洋上的兩艘航空母艦甲板上,隨著一聲令下,轟炸機從甲板上騰空而起,飛向了北美大6。

北美的轟炸,與歐洲是一模一樣的,目的也是為了摧毀美國和加拿大的航空兵軍事力量,使之失去製空權。

亞華帝國強大的轟炸機,幾乎可以覆蓋整個北美大6,無情地摧毀一切目標。

毫無防範的美國空軍能怎樣?

就算他們覺了有轟炸機襲擊,難道他們的戰機還能升空作戰嗎?

人最悲哀的不過如此,挨打卻不能還手。

亞華帝國的轟炸機在美國土地和加拿大的土地上,投擲了無數的炸彈,即便在空上也能看到地麵閃閃光亮,一個個機場被炸彈所覆蓋,美國的飛機能幸免於難嗎?

當然,這些轟炸機也不會放過美國的工業基地,在摧毀美國機場之後,又開始對其實施轟炸、

美國一個工業國,原本應該成為這個世界的老大,不知道上帝開了什麼玩笑,竟然遭此噩運。

整個美國工業被摧毀了,生在北美的戰爭,美國還能不能繼續進行下麵,這顯然是是一個疑問。

沒有製空權,美**隊的優勢將喪失。

沒有工業的支持,也就中斷了美軍的武器裝備的來源,這對美軍來絕對是災難。

或許,羅斯福知道自己該做出何種決策。

封的目的再簡單不過了,讓原本成為世界老大的這兩個國家,徹底淪為弱國。

而且,還要讓他們的國力不能複蘇。

因為,亞華帝國要當老大,這個世界隻能由亞華帝國了算。

嗬嗬,美國算什麼?

若他們老老實實還好,不老實,或者不服氣,亞華帝國就要狠狠滴修理,讓他們嚐一嚐被肆虐的滋味。

這個世界已經不可能出現與亞華帝國抗衡的國家了,因為,蘇聯倒下,美國倒下,剩下的國家都不大,沒有能力與亞華帝國相抗衡。

在歐洲,除了英國、德國還有點軍事力量之外,其他國家的軍事力量可以忽略不計。

英國和德國經過二戰,這兩個國家背負巨大的債務,恐怕一時半會兒翻不了身。

而且,封早就算計過了,戰後,他會在經濟上折騰,不斷地消耗潛在對手的國力。

再加上亞華帝國先進的技術,必將牢牢壓製歐洲這些國家。再加上掌控著世界能源,亞華帝國絕對站在世界巔峰位置,俯視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