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女人的審美觀很特別,我不喜歡柔情似水的中國傳統式小女人,相反,我喜歡的是那種類似男人般的剛毅女子。在我知道艾薇塔·貝隆之後,她的身影和曆史上的埃及豔後、武則天、慈禧太後一起穿越時空,在我的眼裏彙聚成了一個形象:欲望女人。
1996年,艾薇塔·貝隆傳奇的一生被好萊塢拍成電影《貝隆夫人》,立即引起轟動。其實最大的賣點不在於名導阿倫·拍克和當紅女星麥當娜的傾情演出,更在於艾薇塔·貝隆自身的魅力:許多年來,幾乎每一位阿根廷第一夫人都模仿著她的步態踏上玫瑰宮,幾乎每一個阿根廷美女的身上都帶有她的影子。
是啊,從一個貧窮的私生女到低賤的舞女,從高級交際花到人人敬仰的總統夫人,身份的奇異變換,足以讓人頭暈目眩。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阿根廷玫瑰”的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不僅是阿根廷的一顆政治明星與時尚風向標,更是世界人民的精神偶像。她短短的一生承載了太多的傳奇因素,是一個幾乎被神話了的女人。而,人類向來是一個隻注重結果的群體,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艾薇塔·貝隆的輝煌成就在眾人的眼裏不過就是個名人故事,又有幾個人能用心去感悟她的成功之路呢?
像所有洗盡鉛華的名女人一樣,艾薇塔·貝隆在麵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平靜地說:“感謝上帝!”
然而,果真如此嗎?
超越常人的三顆“心”
記得,兩年前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韓國的電視劇,片名譯作《女人天下》。印象最深的是,片頭有個女人在一個風雨之夜指著天上轟鳴的雷電大聲吆喝:“總有一天,我會讓整個天下都踩在我的腳下!”當時這部電視劇我隻看了一點點,但結局是可想而知的,這個女人成功了。現在,這個女人的麵容我已經不再記得,但是她當時指天發誓時的那個眼神,是我一輩子都忘不掉的,那是一種可以驚動天地的狠勁兒。
我曾經仔細地研究過艾薇塔·貝隆的眼神,這個清瘦柔媚的女子,據說年輕時曾風靡於阿根廷首都的各大報刊雜誌,無可非議地擠進不少阿根廷男人的夢鄉。隻可惜,曆史上隻能找到一些她盛年時的照片。
成為第一夫人後的艾薇塔·貝隆,姿態依舊優雅,眉宇間有著無可言說的霸氣。她站在玫瑰宮的陽台上,廣場上擠滿了鮮花和人群,這一刻,所有人都在用同一種虔誠凝望著她。照片上,她那雙深邃的大眼睛寧靜下深藏著不露痕跡的野心和欲望。據說,當時阿根廷上流社會的權貴們,一看到她的眼睛就嚇得退避三舍。一個柔媚的女子何以讓鐵骨錚錚的七尺男兒害怕到如此境地?
看了艾薇塔·貝隆的有關記載,其中有一段是非常精彩的:當她那位不負責任的父親去世時,母親帶著她和兄弟姐妹前去吊唁,被人無情地趕了出來,連靈堂都不讓進去。當時,艾薇塔就立下一個誓言:“中產階級算什麼,我要當阿根廷的大人物。”
這句話看似隻是一個天真小姑娘無稽的幻想,但它的威力卻一直震懾到現今。我們暫且不去討論艾薇塔在政治上的輝煌成就,單就從一個年僅十歲就能說出如此豪語的女子來看,試問天下還有幾個呢?
俗話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最後,當所有人都在家中,將艾薇塔的畫像與耶穌像並排貼在牆上的時候,這個出身卑微、經曆坎坷的少女,終於在阿根廷人民的眼中,變成了一位聖潔的女神和一位仁慈的救世主。
女人的野心,其實就是成功的開始。
當然,擁有野心是遠遠不夠的。艾薇塔·貝隆史無前例的成功,歸根結底還要歸功於她那顆工於心計、聰慧過人的慧心上。
讓我們先從她的童年說起。
艾薇塔的出身並不風光,她是一個農場主的私生女,母親是她父親用“一匹馬和一輛舊車”換來的情婦,鄉紳父親在她出生時就逃之夭夭,在父親逝世時,她甚至連悼念的權利都沒有,被人從教堂趕了出去。她見到父親的第一眼也是最後一眼,那時她還隻是一個小女孩,她爬上棺木,在父親一家的怒視下,吻了他冰冷的臉頰。
艾薇塔的整個少女時代都是在沉默中度過的,在她的生活中隻有貧窮、貧窮、無止盡的貧窮,絕望、絕望、像日子一樣長的絕望……
但年幼時的境遇,無疑造就了她近似於偏執的堅定和剛強,她執著,心懷夢想,並不計代價地去完成。
15歲那年,當艾薇塔聽說歌手奧古斯汀·馬加爾迪要在小鎮演出時,她便機敏地認為這是一次擺脫自己命運的絕佳機會。於是,她不惜以身相許,條件便是奧古斯汀·馬加爾迪必須帶她去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她知道,隻有到了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才有實現自己做“大人物”夢想的可能。盡管,這仍然屬於一個渺茫的假設,但她還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麵帶冷靜地對母親說:“對不起,我不願意離開你,但我不得不離開這個地方。”然後她又加了一句,“我發誓,我一定要在城市裏出人頭地,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