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殿之內,長公主夫妻親自守在殿外,而殿內隻有太皇太後,皇上,太後、阿茂以及太皇太後的兩個心腹。
“晴晚,你到現在還不願意說出真相?”太皇太後如枯枝一般的手狠狠捏著桌角質問。
太後閨名晴晚,已經許多年沒有人叫過了。
“嗬!母後,我沒有什麼好說的,這一切都是事實!”
“真是孽障啊!我兒怎會喜歡你這樣的女人!”
“你以為我喜歡他?若不是他,我會在這深宮孤獨終老?”太後情緒激動的反駁。
太皇太後終是歎了口氣,其實自從阿茂舍棄十三王爺去救皇上的時候的,太皇太後便已經明白其中真相。
隻怕是十三王爺才不是先帝的血脈……
這已是一樁陳年舊事。
如今的太後晴晚當年還隻是忠國公家裏三房嫡出的小姐,那時候,選秀剛過,各家未進宮的千金該定親定親該出嫁出嫁。
因忠國公府上閨女眾多,所以選秀這件事並未輪到忠國公府三房的頭上,三房嫡出的六小姐也就逃了這劫。
她父母早年給她定了一樁娃娃親,長大後,兩個小兒女的感情很是順利,定親後就互許終生。
晴晚的未婚夫在皇上還是太子時做過他的伴讀,所以皇上待他如友,即便皇上如今已榮登大寶,還經常會與好友在京中微服遊玩。
就是這樣,皇上與好友同遊時,見到了好友的未婚妻。
見之傾心,後來竟然使了手段,將忠國公府三小姐弄進了宮中,成為了後宮眾妃之一。
好友卻為此失意落魄,那時還是個小妃子的太後便對皇上恨之入骨。
卻因為整個忠國公府不得不屈服隱忍。
她暗中讓人將自己的未婚夫救了,送往邊境。
其實她做的這一切先帝當時怎麼可能不知道,不過是覺得對不起她對不起好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後來她誕下龍裔,當時恰好皇後因不知名的原因病逝,她便被先帝送上了皇後的座位。
誰也不知道,這個萬千女人窮極一生都想要得到的位子,她是有多麼的厭惡,甚至是視之如草芥!
既然你將我推到這個位置上,給了我權力,那我便用你給我的來報複你!
太後為先帝孕有一子一女,分別是當今聖上和清源長公主。
先帝早年受了重傷,後來傷勢複發,身體虧空的厲害,龍體一日不如一日,當今皇上那時才十多歲,太後卻又再度有了身孕,誕下的皇子便是現在的十三王爺了。十三王爺一出生,先帝就喜愛非常,疼愛更甚太子年幼的時候。
太後每次見到先帝關愛十三王爺,臉色也會好上一分,她當時心中是痛快的,太後覺得她瞞過了先帝,他肯定想不到他最放在心上最疼愛的孩子並非是他的親子。在她的心中,她有了一分報複的快感。
帝後兩人多年貌合神離的關係竟然因為十三王爺漸漸緩和起來,後來他將自己直屬的暗衛營選出的第一暗衛賜給了十三王爺,伴他左右。
直到先帝駕崩,太後也未將十三王爺的身世親口告訴過先帝……
殊不知,先帝從始至終都知曉十三王爺並非自己的血脈,而是太後與自己當年好友的私生子。但他對十三王爺的父愛卻不假,他希望緩和與太後之間的關係,也希望太後這輩子能夠原諒他。隻是等到生命終結,也沒有等到這一天。
但先帝並不糊塗,他最在意的當然還是自己的親子,阿茂在去十三王爺身邊時,先帝對他下了最後一道命令。
那便是在最關鍵的時候要守護正統的皇家血脈!
或許,那個時候,他就已經預料到可能會有這一天了吧!
阿茂從頭至尾都未背叛過十三王爺,隻不過他效忠的卻是真正的皇室正統!
當真正的真相擺在麵前,皇上也覺得疲憊不堪,他沒想到,在他記憶中看起來琴瑟和諧父皇母後其實是一對怨偶,太後恨先帝恨到恨不得毀了他的江山!
“母後,難道在您的心中,朕便不是您的兒子嗎?”皇上苦澀道。
這仇怨埋在心中多年,太後內心早已崩毀,“博禎,你當然是我的兒子,不過,怪就怪在你身上留著他的血!隻要是他遺留下來的東西,我便隻有恨!”
好一句“隻有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