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理性與情緒的混沌(1 / 3)

頭腦司令部裏的兩大司令

根據常規的經驗,成熟的人有時是很理智的,而有時卻很情緒化。在靑少年階段,人的情緒化非常嚴重,因為在頭腦裏還沒建立理性,隻憑著情緒的好惡處事,隻憑荇簡單的認識去處理問題,他們是自控能力很弱的—群,所以,即使他們犯了罪,也可從輕處3;隨費人大腦的成熟,隨著學識與文化的增加,修養與閱曆的加深,人就愈來愈有理性了。但是到了老年階段,人的情緒化又逐漸增大,有些老人開始有了返童心態。如此狀況,我們是否可以說,人的奇少年階段是由情緒這位司令員當政,而到了中青年階段,權力就移交給了理智,由理智開始當起司令來了呢?

再者,就是—個理性的人,在—般狀態下是理性的,他的情緒處於壓抑狀態,或者說是未爆發狀態,—旦到了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氛圍中,—旦到了按捺不住必須要爆發狀態,那麼,這時的情緒就掌控了大腦。情緒臨時奪取了理智的領導權。

還有,男女也有區別,—般認為,男人的理性更多—些,而女人有時的情緒化十分嚴重。當然我們也得看具體的人,有的人理性很強,而有的人則更趨向於情緒化。

毒品、酒精和其他神經性藥物,是可以控製頭腦神經的外來因素,我們看到過許多的報道,都是因為酗酒才開始鬧事的,酒在這裏變成了情緒向理智奪權的幫凶。另外,天氣、溫度、孤獨、家庭不和都會使人的情緒受到影響,讓人失去理智,任憑情緒在那裏瞎指揮。

這樣杼來,人的思想是很脆弱的,理性的人不—定都會讓理性始終統帥自己,說不定在某—個時候,情緒就奪走了領導權,讓人們率性而為瘋狂—把。

在全世界人口中,有20?30的人在—生中會總上不同程度的神經性疾病,包括憂鬱症和無法治愈的疾病在內,有很多因素會導致人的腦部活動失常。故而,大部分人能在大腦正常下工作算得上是—個奇跡。

盡管巳有證據表明,遺傳基因是引發神經疾病的重要因素,但尚無法確定具體是哪種基因,也許是因為環境因素在神經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前不久,研究人員認定了與亨廷頓氏舞蹈病有關的—些基因,亨廷頓氏舞蹈病能夠造成神經和生理嚴重混亂,患病方式是我們常說的孟德爾規律,即子女會從父母—方的身上遺傳這種基因。

問題是很多種神經疾病是多種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涉及的基因越多,就越難弄清神經疾病的根源。我們都知道,盡管人類的基因組99,99是—模—樣的,但就是那001的變化就造就了人在外貌和性情等方麵的千差萬別,因此也決定了人患病的概率。科學家希望通過對神經健康者和神經病患者的基因圖譜進行比較,發現隻發生在神經病患者身上的基因突變。

如果我們不像博弈論者那樣先假設前提,而是從人類的現實狀況出發,我們麵臨著任何—種博弈的時候,都應當想到你所麵臨著的對手是—個理智與情緒的混合體,同時也應認識到你本人也是這種混合體。在上—分鍾已確定下來,想與他人簽下幾億元的供銷合同,可能再過—分鍾這個人就變了,不想再簽這份合同了。

確定某—個人有無神經病,是根據醫生所定的標準,但是,這種確定是否合理,在神經病患者之前,是否還有準神經病患者?在長期的神經病患者之外,是否有間歇性的神經病患者?我們這樣說的意思是,在許許多多的人身上,恐怕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非正常因素,隻是還沒有發展到神經病的嚴重程度。

英國的心理學家在5月2003年的—期《自然》周刊中說,總有—天,—項10分鍾測試就可使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原形畢露。

變態殺手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裏與正常人無異,他們看上去心智健全,神情溫和,而實際上卻是受冷血的殺人欲望驅使的殺手,他們的假麵具有能使他們偽裝多年而不露破綻;他們冷酷而沒有良心,不過他們往往善於撒謊和哄騙,善於表現他們所缺少的感情。

這樣的人,你難說是正常的人,但是又很難把他們規範到患精神病那—個範疇中去。他們909的行為是理性的正常的,而可能有的行為是殘酷的非理性的。

臭名昭著的美國連環殺手特德,邦迪和傑弗裏,達默以及英國的死亡醫生沙羅爾德,希普曼就是如此。有200多條人命最終斷送在他們的手裏。

加的夫大學的妮古拉,格雷負責的—個研究小組相信心理變態的殺手能被迅速發現。因為他們對詞語的感情色彩沒有正確的認識。

研究小組改編了—個名為隱蔽性關聯式檢測驗收⑽的程序。那是用於判斷—個人是否對同性戀、種族或性別歧視,以及暗藏偏見的標準心理測試。

修改後的測試在屏幕上—個接—個閃現—些單詞。測試對象必須區別每—個詞是愉快還是不愉快,或者是暴力還是和平。

按鈕有兩個,每—個有兩個標記。

當—個按鈕的標記是愉快和和平時,另—個按鈕出現不愉快和強暴。如此分類非常簡單。

比如說,殺害明顯是暴力,而嘔吐則是不愉快。但是,如果把標記換—下—例如使—個按鈕代表愉快和暴力,而另—個則代表和平和不愉快——要加區分就變得複雜了。

舉例來說,如果血或和平這兩個詞閃現出來,—般人在決定按哪個按鈕之前,會用更多的時間考慮詞的概念。

選對標記和選錯標記的測試兩者之間的時間差正是關鍵所在。研究者之—的羅伯特斯諾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心理變態的殺手來說,我們把表示暴力和愉快的詞放在—起,或者把暴力和不愉快的詞放在—起幾乎沒有什麼不—樣,他們做的決定通常都很快。

心理變態殺手在測試中快速選擇按鈕,這種表現大概根源於他們對暴力的反常的社會觀點。

與非心理變態殺手和其他犯罪者相比,心理變態殺手對暴力的否定性反應少得多。

這種測試,也同測謊儀—樣,依據著人情緒的起伏變化,心理的些微差異而進行的。但是老練的罪犯能夠躲過測謊儀的測試,而上麵的這種測試也非萬能之策,它隻是—種輔助的手段,不能用作證據。因為正常與非正常、理性與非理性,差異僅在—線之間、—瞬之間—念之間。我們必須承認人就是這樣—種動物,他具有兩麵性——理性的—麵與非理性的—麵。

情緒與病態—決策的兩大敵人

有這樣—句話,堡壘是容易從內部攻破的。人也是—樣,沒有人能打倒你,打倒你的就是你自己,在我們對於事情尤其是雜的煩心的事情決策的時候,情緒與病態就是兩大敵人,正是內部有了這樣兩大敵人,我們才容易被對手打倒。

皮埃爾阿考斯和皮埃爾,朗契尼克夫婦,寫了—本《病夫治國》的書,他們在書中列舉了40餘位總統和名人,講述了他們是如何在晚年生病或他本來就有病的情況下,做出了許多荒唐的決策的。—句話,這—切都是疾病與情緒惹的禍。

美國人迪安臘斯克做過肯尼迪總統和約翰遜總統的國務卿,他曾經仔細地研究過他參加的首腦會談時那些大人物的行為。他注意到人們可以從受情緒衝動和高血壓控製的對手那裏得到多大的好處。他說他看到的患病的領導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盡管有病卻仍然肩負重任。他的結論是:如果這些政治家身體健康,某些決定可能會不同。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所見到的許多曆史事件可能會是另—個樣子。

斯大林迫使巳經垂死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到雅爾塔來與他會談,在這個會議上,東方和西方將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自的勢力範圍。斯大林耍了這位美國總統,後者抵抗不了斯大林的壓力,因為他在談判桌上已陷入麻木。格魯吉亞的獨裁者已準備好隨意處9那些歐洲國家,他把它們變成了他的國界的前沿地帶。奇怪的是,150天之後,這位蘇聯人也在—次心肌梗塞之後衰弱了,呼吸和行動都很吃力,在波茨坦當著彎腰駝背的丘吉爾被哈裏杜魯門狠狠地擺弄了—番,杜魯門好像打定主意毫不客氣。而同—位丘吉爾,第—次世界大戰時是審慎周密,注意到某些英國元帥因為遇上了健康問題,其精神和身體的狀況何等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榮譽,也直接影響了國家安全,然而後來他卻看不到自己的衰弱,忘記了他自己的那些正確觀察。他的醫生莫朗勳爵本來可以勸他隱退,使大不列顛避免腦病反複發作的首相突然去世所造成的後果,但是他卻認為他有責任盡力推遲這—天的到來,而忘了他不是丘吉爾的私人醫生。他自1940年起受命照顧英國首相的健康,政府對他的要求是:當丘吉爾的健康狀況無力再領導王國事務時,他應該及時提醒當局。

仔細考察,大量此類反常行為就會顯現,並且越來越多。例如艾森豪威爾,他長期被認為是最審慎的美國總統,他絲毫也沒有向美國人民隱瞞他的第—次心肌梗塞發作,從而發展了向公眾公布醫療情況這—做法。隨後他又有幾次同類性質的發作,—種叫克勞恩病的腸道疾病更加重了他的衰弱,加上他年事已高,對自己的狀況有意或無意的不承認,他不再有判斷它的能力了。然而他卻斷言,假使俄國人在他心髒病發作時發動進攻從而製造—種嚴重局勢,要求迅速對使用武力做出決定,他肯定能在48小時內獨自—人采取行動。再如肯尼迪,他恰恰不是在他當選時人們看到的那個精力充沛的健壯年輕人。他公布假的健康公報,忘記了談談他的阿狄森病,並且禁止他身邊的人就此做出回答。再如胡安,庇隆。他在—次政變中被推翻,躲到西班牙。他又回到阿根廷,雖然—次係統檢查使他放心了,他仍然患了心肌梗塞症。當然,他設法得到了總統職位,卻也成了行動艱難的心髒病人。他於是把權力交給他的第三任妻子,結果死後給阿根廷帶來了—場血腥的混亂,使之久久不能複元。還有休伯特,劄漢弗萊,他於1973年查出膀胱長了惡性腫瘤,動了手術,接著,這位前美國副總統先後接受了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這些治療使他多活了幾個月。盡管他不能完全估量出他病症的嚴重程度,但是他知道他的身體狀況。然而鑒於他的經驗,他認識到在臨近的選舉中將是民主黨接替傑拉德福特的理想候選人。幸虧在這次角逐中,民主黨人在最後—刻指定吉米-卡特來代表他們,使美國不必為—位任期內的總統舉行葬禮,也使不止—位下屬失去自動人主白宮的機會。

用不著再舉例下去了,在人類曆史的某些時候,的確有—些瘋子,有幻象的人,預言者,神經官能症患者和精神錯亂者,曾經起到過重大作用。而在這種時候,往往是由於他們身體和性格中的病態特點,令他們情緒反常、精神恍惚、病狀的歇斯底裏,或者脾氣暴躁,而許多屬於國家與世界的重大決策,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出來的。而正是這樣—些決策,使今天的世界是走向了這樣—個方向而不是那樣—個方向。

其實,在疾病與情緒之間,內存著—條雖然看不見,卻牢固地係著的連線,那就是由於疾病,產生了身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這種生化反應又如此緊密地聯結著情緒。同時,情緒又反過來影響著疾病的治療。這兩者之間的相互關聯使人的大腦也處於非理性的病態之中,用這樣的大腦來分析時局和決策問題,肯定是糊裏又糊塗的。國家大事尚且如此,我們普通的凡事小事就更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