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六章 尾聲(1 / 3)

玉寶感覺到被閃光燈刺了眼,這才從沉思中醒悟過來,對妻子說:“二鳳,你在想啥?”

“老頭,我還想問你,你在想什麼?”

“二鳳,我這不在回憶嗎,回憶那些個戰友的發言,我發現這些戰友真夠厲害的,個個都是大筆一揮,出口成章,仔細一想,文筆都還不錯的。”

“當家的,我上次問你,咱是上長沙時,他們給我們做八十大壽和五十金婚的,還戴了小紅花,寫著喜慶金婚。

玉寶拿著人手一本的紀念冊,封麵上寫著《戰友情——軍委氣象局第三期預報幹訓班60周年紀念,上海市文史館館員顧振樂,時年九十七歲,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六日》,在封麵的書畫上還有一棵不老參天大鬆樹。

玉寶翻開了第一頁,隻見上麵寫著《相聚在浦江》:六十年,一個甲子。風雨滄桑,小兔子來回走了五次,當年出生的嬰兒已是花甲老人。我們更是七老八十耄耋之輩。這個年齡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懷舊,有太多的理由想再見見老戰友,才之是至深至純的一種感情,愈久、愈深、愈令人懷念!

古人有人生四大喜事之歎,‘千裏遇故知’是其一。但它隻說了距離——‘千裏。其實,時間比距離更加嚴峻。六十年後的千裏遇故知,多麼浪漫。我們、享了這個福!

很榮幸!我們上海的幾個戰友,受托承辦了這次聚會,辛卯之春,浦江之畔有91位戰友、親人共享了這個難忘的瞬間。為了珍藏這個快樂的聚會,我們選擇了一些聚會的有關照片、資料,和與會戰友留言,彙集成冊,以資紀念。

第二頁,在上海良安大酒店門口的全家福集體照,照片上寫著:“測天人浦江歡聚——軍委氣象局幹訓班60周年留念,2011年4月。”

每三頁,在上海良安大酒店門口的戰友集體照,照片上寫著:“測天人浦江歡聚——軍委氣象局幹訓班60周年留念,2011年4月。”

第四頁,以世博會中國館為背景的簽名海報,上麵共有91位能會人員的簽名,頂部寫著:“測天人浦江歡聚——軍委氣象局幹訓班60周年留念。”玉寶見自己和和二鳳的簽名在海報中間部位。

第五頁,戰友們在世博會電子屏幕前的集體照片。

第六頁至十七頁,是戰友們聚會、上海戰友商辦聚會時的照片。

第十八頁,“春意春韻浦江畔,相聚相敘戰友情——2011年參幹60周年老戰友上海聚會紀實”

玉寶讀了起來:“2011年參軍60周年老戰友上海聚會,是近兩年戰友們在各次大、小聚會中的熱門話題。同誌們對這次聚會給予熱切的期盼,多次來信來電詢問情況、提出建議。

2011年世博會期間,糜若夫、羅德容同誌先後來滬參觀,都與上海戰友共同討論,經過反複醞釀、再三研究各地同誌的意見,認為60周年聚會應堅持自發、自願組合,不給單位添麻煩,不張揚,以低調為原則,和曆次聚會一樣,以老戰友見個麵、問個好,談談心,敘敘舊,本著歡樂祥和、休閑話昔為宗旨,確定以參觀“後世博遊”的名義組織活動,並定於6月底向各地戰友發出生71份征詢函,了解大家的意向和要求,我們的想法得到各地戰友的認同,很快就收到反饋,有意到會的將近60人,連同家屬有90多人。

為這麼多人的住宿,籌備組煞費苦心,小賓館容納不下,大賓館費用太高,便宜的離市區太遠、交通不便。經過多次研究,決定委托上海申韻國際旅行有限公司設計安排。

12月5日籌備組正式與旅行社老總商談,鄒總對老戰友的活動鼎力支持,很快設計多個方案請我們考慮,並根據我們的要求一再調整。

2月10日再次聚會,實地考察飯店、客房、活動場地,此時穆家修同誌赴上海辦事,26日抽空與丁長根、葉廣成去上海氣象局落實有關接待事宜。截此方案才算最後落定,2月28日向各地戰友正式發出邀請。

同誌們期盼兩年的北京氣象幹訓班老戰友60周年浦江歡聚,終於在2011年4月12日16日在上海良安大飯店舉行。12日實際報到人數達91人,其中戰友51人,親屬、朋友40人,是曆次人數聚會之最。

聚會為使大家互敘衷腸、一抒情懷,除第一天在座談上每一位戰友都亮相發言,錄製光盤以作留念外,在浦江遊艇、途中車上,餐宴間都給戰友們提供了休間話昔,交流養生的平台,使與會者更體會到“夕陽無限好、晚晴更風采”的意境。

14日遊覽了世博園中國國家館,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清明上河圖。

15日上午乘車欣賞了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的雄偉風姿;下午遊覽了洋山港、滴水湖、參觀中國航海博物館。

16日去參觀上海市氣象台,受到了氣象局領導熱情接待並招待了午餐,午後就相互道別,各自懷著一縷思念、一縷不舍、一份歡樂、部分同誌踏上歸途,還有一部分繼續遊行,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