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師教(1 / 2)

“唰唰唰”,劍鋒劃過,附近黃櫨樹上的紅葉飄飛,隨著山風,在舞劍的灰衣青年四周旋舞。

那青年舞劍的動作越來越快,最後竟成了一團銀光裹著灰影,隱隱有風雷之聲,在夕陽霞光映照下,仿佛不是人間所有。

轉瞬間,那青年收了式子,如木雕般凝立不動,白皙俊秀的臉上透出紅潤,雙目神光炯炯。

一陣笑聲自旁邊的岩石上傳來。發出笑聲的是一位看年紀五十歲上下的白衣道人,鬢發猶綠,衣袂飄飄,似要臨風飛舉。

“逸兒的劍術已近完備,就差最後一層功夫了。”

灰衣青年忙躬身施禮。

“願聽師尊教誨。”

“先隨我回去。”

那青年跟了道人,走了一段山路,進了一座不起眼的道觀。

這道觀依峭壁而建。師徒二人穿過前麵的殿堂房屋,進了最後一間小殿,原來這殿中沒有神像,後牆便是岩壁,壁上是一個寬敞的洞口,洞內亮著燈火。

青年跟著師傅進到洞中,當先的空闊處宛如一個廳堂,前方石壁靠邊處有一個進入後洞的入口,石壁前是一個石榻,上麵放著蒲團。

那道人盤膝坐到蒲團上,青年垂手立在前麵。

“逸兒,你可知我們九霄洞的劍法最高境界稱作什麼?”

“以前師尊給徒兒提過,稱作‘心劍’。”

道人頜首微笑。

“你的劍法,在我峨眉諸派之中也算是佼佼者了,曆代弟子中,在你這個年紀就有這樣的修為,可以說寥寥無幾,有的人一輩子練劍也隻到你一半的成就。”

青年低下頭去。

“師尊過獎了,弟子實不敢當。”

“我是據實而講,絕沒有虛言。憑你現在身手,今後你在外麵闖蕩,為師也可以放心了。”

青年身子一震,抬頭望著道人,目光滿含驚詫。

“師尊,您要讓弟子下山?”

“不錯,你到了要下山的時候了。”

青年撲通跪倒。

“師尊,弟子哪裏做得不對,還請明示。”

道人長袖一抖,拂向青年。青年頓感一股巨力托舉,不由自主站將起來。

“你做得很好,為師沒有怪你的意思。你的劍法最後一層修煉,須要到世間闖蕩一番,才可成就,這是我九霄洞曆來的規矩,你可曉得?”

“可是,本門中這麼多師兄弟,弟子還未見一人下過山啊。”

道人不禁哈哈大笑。

“若他們有你的修為,為師早就把他們遣下山去了。現在讓他們出去,難免栽大跟頭,毀了我們九霄洞的名聲不說,對他們心性的修煉極為不利,便難再有進步了。”忽地又歎了口氣。“自從你師爺清和真人當年對劍勝了邪派高手長白鬼聖之後,我九霄洞在江湖中聲名鵲起,此雖則利於我派發揚光大,但是從此便受名聲之累了。我派曆代先祖均不是愛名逐利之人,你師爺當時對劍,也是迫不得已啊。以後為師再給你細說吧。”

青年靜靜聽著,心道,原來如此,看來我真的要下山了。他自小父母雙亡,被師傅收留到山中習武,師傅就如他同的父母一般,想到就要離開,不禁流下淚來。

道人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逸兒不必難過,人生離合聚散,本是平常,你修煉本門心法,應比常人達觀。況且你下山之期隻有兩年,兩年後便可回到這裏,為師要試你進境如何,到時是去是留,由你做主。現在為師便傳你心劍的口訣。”

青年不免再次跪倒,拜謝師恩。

道人麵容肅然。

“司空逸,你要切記,心劍口訣曰:見微知著,觀心虛照,無我有劍,我劍兩空,空不真空,一靈清湛。”

司空逸默念了幾遍,牢牢記住。

“這口訣為師不給你解釋,須你自悟,這兩年中你若參悟不得,便無法達到心劍境界。你須記住所謂‘道法自然’,一味強求便落下著,如墜魔道,曆劫難回。”

“弟子謹記。”

道人輕舒一口氣。

“還有一事,囑你去辦。你先到後洞石壁上,有一個凹進去的閣子,裏麵有一個布包袱,給為師取來。”

司空逸遵命去到後洞,捧著包袱回來。

道人命他將包袱放到榻前的長桌之上,解開來。

那包袱裏有三樣物件:一柄長劍,一柄短劍,一卷書冊。

道人手指長劍。

“這柄劍名叫‘流虹’,乃是鑄劍穀的名劍,當年你師爺持此劍對戰長白鬼聖的冷雲劍,頗得其助。”說著,雙手捧起長劍。“司空逸,今日此劍就賜予你使用。”

司空逸跪下,雙手恭敬地接過寶劍。此劍,墨玉雲紋劍首,黑鮫皮把柄,鎏金雲紋護手吞口,花梨木劍鞘已被磨拭得光滑如玉,其上鞘口、掛環、劍鏢均是黃銅鎏金,看去甚是古雅。

司空逸撫摸著,愛不釋手。

道人微笑道,“你可抽出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