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旅順保衛戰(2 / 2)

當然,我是說軍隊,你要說什麼黨當年的什麼小部隊阻擊敵軍,無一人投降什麼的就算了。

那叫小隊,敢死隊,雖然也算軍隊,但不是一個團體性的軍隊。

那樣算的話,明末江陰81日,江陰城所有百姓也算了。

但他們可以代表整個明朝百姓嗎?

代表不了的。

但是那會兒的日軍可以。

當然,朱不疑這會兒很慶幸,這會兒的日軍雖然比滿清強。

但是也強不了多少。

在日本沒有發動戰爭之前,全國上下都持悲觀態度的,都認為贏不了****上國。

結果戰局一開,簡直是亮瞎了全世界人的狗眼。

導致了日本百姓也瞧不起滿清了,日軍也是如此。

但是,這是建立在他一直勝利的情況下,才可以保持這樣的心態。

喏,看看,日軍現在已經有人恐懼的逃跑了。

這帶動了其他人的畏懼心裏,升級了恐懼。

大家估計也經曆過這樣的情況。

就是晚上一個人害怕的跑,你會跑上一段時間,然後慢慢的停下來向後看。

但是如果你是兩個人,三個人,乃至更多的人,那你會發現,你的膽量並沒有因為人多而增加,而是因為人多而減少了。

別人跑的越快,你就下意識的加快,這導致了別人再加快速度於是你又加快。

這樣就惡性循環了,導致恐懼越來越大,最後由原先的撤退,逃跑變成潰敗,心裏崩潰。

現在日軍就是如此。

當第一個人因為恐懼而逃跑時,另外一些心理素質不好的人也開始逃跑,到最後所以人都開始逃跑。

這裏說一下,其實戰爭真正交戰死去的人不多,真的不多,那怕現代戰爭麵對麵打死的人都不多(很多人都是被炮炸死的),真正死亡占大頭的原因就是因為逃跑。

縱觀曆史,有很多的戰役都是人多勢眾的一方被人少但是精銳的一方打敗,而且每次都是大敗而歸。

人少的一方隻要勝利,就可以殺死比自身多達好幾倍的人馬。

為什麼?

因為一個人跑會帶動更多的人跑,最後很多的人一起跑,最後全家開始逃跑。

再加上逃跑過程中因為我前麵說過的人逃跑時候的心理,會讓人在逃跑的時候不擇手段,進而發生騷亂,發生踩踏事件,又進一步延緩了敗軍逃跑的速度。

敗軍逃跑會下意識的丟掉武器,而且不敢回頭看,導致了被敵人追上之時,自己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

這使得大量的士兵被殺死。

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

朱不疑看見對方開始逃跑了,毫不遲疑,立刻命令所有人上刺刀上前追擊敵軍。

再命令自己手下的騎兵部隊(該騎兵是朱不疑收編旅順殘餘部隊的時候發現的,那會兒隻有400人了,幸好還有些人會騎馬,所以組建了一個一千人的騎兵營)分為兩隊,從兩側包抄,斷其後路,以絕後患。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軍隊一旦潰敗,後果不堪設想,除非有威望極高的人才可以壓製的住。

但是,日軍的指揮官,以及基層的軍官都死了,隻剩下幾個個人了。

所以,現在日軍等於沒有領導。

一片散沙,必死無疑。

朱不疑很激動,自己也上了他的防彈馬車,上前去追擊了。

其實他是被嚇到了。

是的,被嚇到了。

真是嚇死寶寶了。

戰場上,殘肢遍地,甚至有一隻手,就在他指揮部七八米處,尤其是對麵的場地。

那裏是日軍進攻的地方,那裏什麼都有,準確的說是什麼內髒都有。

眼珠子都有。

若不是,硝煙彌漫在戰場上,恐怕這會兒空氣中早都是血腥味了。

但,即使如此,也可以聞到空氣中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令人有些作嘔。

朱不疑一個現代人,如何見過這般景象。

先前,日軍進攻,雙方槍聲齊響,火炮轟鳴。

令朱不疑沒工夫注意。

這會兒人一放鬆,立刻就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了。

他的臉色瞬間發白。

搞得副統領朱複明還以為,自家的領主生病了呢。

連忙問朱不疑哪裏不舒服,需要屬下做什麼。

朱不疑其實還是很好麵子的,尤其在自己的子民麵前。

他覺得他自己是領主,絕不可以被自己的子民看到自己這幅醜態,於是連忙搖手不用。

借口說自己太高興了,結果情緒激動,導致身體不舒服,搞得朱複明很茫然。

高興,高興也可以高興的臉色發白,領主真是神奇啊。

朱複明忍不住在心裏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