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手榴彈有危險,但這畢竟是近距離最好的火力支援武器,所以是必須配備的,絕對不能少。陳誠的計劃是,作戰的時候,兩個排一百人,每人發五枚手榴彈,這樣就可以實現近距離的火力支援。
這樣一來,三十米之內用手榴彈,三十米到有四百米之間有MGL-140槍榴彈發射器,至於四百米之外,五千米之內是迫擊炮,五千米到八千米範圍內則是用63式107毫米火箭炮,從而就形成一個由遠到近的連續火力輸出,當然,在三百米開外,各種火力是可以根據需要重疊的,以求增加火力密度。
這樣的火力,再加上普遍裝備的AKM跟M1911手槍,班排連級的火力方麵,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有些過剩了。
不過,過剩總好過不足,這些士兵是陳誠親自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每一個都很寶貴,而且訓練過程中也有了一些感情,他可舍不得輕易耗費掉。
當然,身為這裏的最高指揮官,陳誠還有太多事情要忙,不可能把一天所有的時間都耗費在訓練士兵上,因此實際上他跟士兵一起訓練一起摸爬滾打的時間,隻有半天,也就是一上午。就是這半天,他也主要是以老師跟教官的身份在講解與訓話,實際下場操練的情況並不多。
至於下午麼,他就照例讓他們自習,不對,是把訓練任務交給三個排長,讓他們各自進行訓練,陳誠則要去偷個懶,不對,是有其他重要事情要處理。
總之,整個基地跟訓練營的方方麵麵都要他過問,都要他親力親為,一點也不省心,讓他深刻的體會到了創業維艱這個詞的含義,更加意識到手下缺人的緊迫。
就在這一係列緊鑼密鼓的訓練中,一件事打斷了陳誠原本的計劃,大慈大悲的戴文兄弟給陳誠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說是幫他找的人才第一批已經到了,現在正暫時安排在上海租界的賓館裏,要他趕快過去想辦法安置。
一開始陳誠還沒反應過來,人才!?什麼人才?後來他才想起來,應該是他之前要求戴文幫忙登廣告找的那批教師和另外一些各式人才。
“也不知道到底來了幾個。”懷著急切又惴惴不安的心情,陳誠乘船趕加了上海。
一見到戴文,陳誠便急吼吼的迎了上去。
“人呢?你說的那些人呢?”
戴文聳了聳肩:“不要著急,我的朋友,因為來的人實在太多,所以我不得不先給他們找了個旅館住下。”
“實在太多?”陳誠奇怪的問道,“難道他們還是一起來的麼?”
“這一批一共有十七個人,其中十二個是教師,剩下5個希望到我們的工廠應聘職位。雖然我不知道他們之間是否認識,但是我可以肯定,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人前來。”
“為什麼那麼肯定?”陳誠奇怪道,“雖然我們待遇不錯,但是地方不好,也沒有什麼名氣,怎麼會吸引來這麼多人?”
“沒什麼名氣?哈哈,親愛的陳,看來你最近沒有看報紙吧?”
“報紙?的確沒有那個習慣,也沒時間。”陳誠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