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開封除“二惡”(一)(1 / 2)

公元1885年(光緒十六年)的春節剛過,孫祿堂便告別恩師程廷華和諸位師兄弟,開始他雲遊天下的計劃。他行走的路線是先回河北老家看望家人,然後由河北到河南少林寺,拜謁千年古刹;繼而由河南入湖北武當山,求取道家內功絕學;最後入四川峨眉,觀看生輝滿江湖的皎皎峨眉月。

初春時節,大地上的年味還未散盡,遠處不時傳來一兩聲炮竹的響聲。然而,風卻變得柔和起來,天空碧澄,太陽也變得像海綿一樣柔軟,冰凍開始融化,溪水又還是唱起歡快的歌謠。萬物複蘇,楊柳吐翠,遠看著是毛茸茸的一片嫩綠,走近了卻找不到。心隨境移,孫祿堂剛剛離開師父和師兄弟們的鬱悶性情瞬間被大自然溶解了,春風拂著他的青布長衫。他肩上背著一個莊稼人出門常用的褡褳,這沉甸甸的褡鏈裏,一頭放的是幹糧,一頭放的是筆、墨、紙、硯、書和幾件替換的衣服,一把雨傘挎在後背。他帶了兩件防身用的武器:龍泉劍和彈弓。龍泉劍乃是授業恩師吳精純臨行時所贈;那彈弓是郭雲深老先生親自送給他的,做工精細,用暗紅色半透明的牛角製成,雖己磨得光滑,弓弦也不知換了多少根。

孫祿堂先從京城回到保定,看望家人。然後從家鄉出發,一路上孫祿堂風餐露宿,拜訪了不少武林各派的的名家高手,比如流傳民間的二郎門、神劍門、勇戰拳門等,更有許多獨門兵器使他大開眼界,諸如莫邪劍法、鎮山劍法、都尉劍法、鬼頭刀法、鱔魚頭刀、獅子環長刀、趙雲勇戰槍、神威烈水夜叉槍、飛天毒龍神女槍等……每到一處,孫祿堂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一同磋磨武術理論,吸收其獨到的練功方法和技法理念,再與自己的武功比較,去偽存真,使他的收益很大。

孫祿堂從不讓一寸光陰白白流失,無論在喧鬧嘈雜的客店裏,還是借宿在鄉間的草棚茅舍,每天晚上,練完功以後,他都要取出紙筆,將一天的收獲詳細的記錄下來。他在不到兩年的雲遊生活中,竟寫下了六十餘萬字的筆記,這為他以後奠定自己的武學思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路上,他跋山涉水,穿村過鎮,春末初夏的一個上午,孫祿堂來到了中原名城——開封。古城開封北宋時曾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地方,今日雖沒有了往日的帝王霸氣,但氣勢宏偉的建築、雲集的店鋪商賈,還依稀透露出曾經的奢華。天空下著小雨,細如絲線,迷迷蒙蒙,天地一片混沌。孫祿堂打著雨傘,走進了座落在長安大街街頭的“瑞豐園酒店”。

店堂裏擠滿了人,正是農閑季節,天又下雨,人們便約幾個好友,喝酒聊天。此時,酒店裏氣氛正盛,猜拳化令的、大聲說話吹牛的,喝酒碰杯聲、說話聲混雜在一起,在空氣中蕩漾。

孫祿堂腹中饑餓,一步跨進酒店,隻見斜對店門的一張八仙桌上,圍坐著幾個人,兩個彪形大漢坐在中間,兩邊是幾個隨從模樣的人。他們一邊舉杯狂飲,一邊吆五喝六地劃拳行令。店裏雖然擁擠,但這幾個人的周圍卻空闊得很,旁邊的幾張八仙桌上,沒人去坐。孫祿堂從他們身邊走過,坐在旁邊的八仙桌旁,隨手把褡褳放在桌上。孫祿堂這才發覺店裏的人都在用驚詫的目光望著他,心裏突然明白了八、九分。他再細細打量了一下身旁的兩個大漢,隻見他們個個穿白綢小褂,黑色燈籠褲,腳登練功鞋,一個敞著懷,露著腰間二寸多寬的練功帶。看年紀都在二十上下,看架勢都像練過幾年功夫的主,他們個個麵帶凶悍之氣,雙眼喝得通紅,一看便知是當地的地頭蛇、井市無賴。孫祿堂略一沉思,便打定主意,這裏的鄉親都懼怕他們,所以離得遠遠的,我今天就坐在這裏,倒要看看他們會生出什麼事端來。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外麵的雨下的大起來,許多路人跑進酒店避雨。這時一個五十歲左右、渾身被雨水淋透的莊稼人,跌跌撞撞跑進店門,由於跑的急,腳下打滑,身體蹭了正在狂飲的壯漢一下。

老人家趕忙作揖賠不是。但見那壯漢放下酒杯,撣撣被蹭濕的白綢子褂,鈴鐺樣的眼睛一瞪,罵道:“你這瞎了眼的老狗!”說著話,右手一揚,“啪”地打了老漢一個耳光。那老漢本來就矮小瘦弱,身體被雨淋濕,更顯瘦骨嶙峋。隻一巴掌就被打得眼冒金星,嘴角流血,重重的摔倒在地上。

老漢掙紮著想站起來,嘴裏爭辯著:“你為啥,……”當他抬頭看清打他的人的相貌時,立刻閉了嘴,慢慢爬起來,轉身要走。不料那大漢早己站起身來,叱道:“老狗,還敢嘴硬!”說著,操起桌上的酒壺,朝老漢的後腦勺砸去……這酒壺帶著風聲,直奔老漢而來,要是砸上至少也能要老漢半條命。孫祿堂沒想到此人如此心狠手辣,心中抱打不平的豪氣陡然而生,他將自己桌上的茶碗拾起,運內力朝那酒壺擲去。隻聽著“哢”地一聲,酒壺茶碗登時撞在一起,粉碎著跌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