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引導
①了解肥胖與體重控製對健康的意義,掌握身體指數的概念及應用;
②掌握造成單純性肥胖的主要原因以及肥胖的預防方法;
③熟悉常用減肥西藥的分類、合理應用與不良反應;
④熟悉具有減肥作用的中藥材與相關的減肥保健品在肥胖防治中的臨床優勢。
關鍵詞:肥胖、危害、成因與預防、減肥西藥、減肥中藥、減肥保健品
肥胖不僅影響體形、美觀,更重要的是肥胖是誘發多種疾病的元凶,增加了心腦血管、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發病率。肥胖已成為僅次於吸煙之後的第二個可以預防的致死性危險因素,與艾滋病、毒麻藥癮(吸毒)和酒癖(酒精中毒)並列為四大世界性醫學社會問題,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肥胖症正以驚人速度增長,預計到2030年,全球大約有58%的成年人可能成為“胖子”。中國的肥胖問題也不容樂觀,2010年美國《保健事務》雜誌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各大中城市有近1/4的人顯示了不同程度的肥胖症狀,增幅超過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且肥胖的年齡提前,7歲以下的兒童中有近1/5超重。
如何有效遏製肥胖症蔓延,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為推動肥胖症的預防和科學減肥的普及教育,有關部門提出了“控製飲食、加強運動、專家指導、合理用藥”,“倡導科學減肥,健康從我做起”的健康教育,受到全社會的重視。
13.1肥胖及診斷標準
13.1.1肥胖的定義、診斷與分類
1)肥胖的定義
肥胖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體重增加的一種狀態。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它包括肥胖本身對健康的損害以及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對健康的損害兩個方麵。因此,醫學上將肥胖稱為肥胖症。
2)肥胖的判斷
(1)肥胖度按下式計算肥胖度,並根據計算結果判斷。
肥胖度=(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
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男性×0.9,女性×0.85
(2)體重指數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應用最廣泛的?量指標。BMI按下式進行計算: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2)
結合我國成年人的體形特點,我國發布了BMI診斷肥胖的標準。對中國人而言,最理想的BMI指數數值約為22。
肥胖是否需要治療,應根據肥胖情況及其健康風險確定。具有“Ⅰ度肥胖”患者應該減肥;具有“Ⅱ度肥胖”患者應該進行積極減肥。鑒於青年人較老年人具有較高的健康風險,建議數值接近“Ⅰ度肥胖”前期的青年人應該考慮減肥。
BMI的優點是充分考慮了全身的狀況,缺點是受肌肉和骨骼的影響,因此,如條件允許可以進一步結合身體脂肪的測量或者腰圍的測量來判斷是否肥胖。
(3)腰圍(WC)和腰臀比(WHR)近年來發現腹部脂肪對健康危害要大於其他部位的脂肪。腰圍常用來?量腹部肥胖程度,有些人體重指數雖然正常,但腹部脂肪過多,腰圍超標也可視為肥胖。WHO建議亞太地區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作為肥胖的標準。
另外,腰臀比也是測量腹部肥胖的指標,腰臀比=腰圍(cm)/臀圍(cm)。正常值:男性0.85~0.90,女性0.7~0.8。異常值:男性>0.9,女性>0.8,認為有腹部脂肪的堆積,可視為腹型肥胖。
3)肥胖的分類
醫學上將肥胖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發性肥胖(即單純性肥胖),與遺傳、飲食、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約占肥胖患者總數的95%;另一類為繼發性肥胖(也稱病理性肥胖),由於某種疾病或某種藥物引起的,約占肥胖患者總數的5%。
其中,原發性肥胖又分為:
(1)體質性肥胖體質性肥胖是由於脂肪細胞增生所致,與25歲以前營養過剩有關。多半有家族性遺傳曆史。超重的兒童通常成為超重的成人。在胎兒期第30周至出生後1歲半,脂肪細胞有一極為活躍的增殖期,稱“敏感期”。在此時期如營養過剩,就可導致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故兒童期特別是10歲內,保持正常體重甚為重要。
(2)營養性肥胖營養性肥胖亦稱獲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於20~25歲以後營養過剩,攝取熱量超過機體各種新陳代謝活動過程所需,或由於體力活動過少或因某種原因需較長期臥床休息,熱量消耗少而引起的肥胖。該類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細胞肥大和脂肪細胞增生所致。
13.1.2肥胖的原因
1)現代醫學對肥胖症的認識
肥胖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臨床和實驗研究發現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人類流行病學表明單純性肥胖病可呈一定的家族性,但其遺傳基礎未明。人群的種族、性別不同和年齡差別對致肥胖因子的易感性不同。雙親均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現為肥胖,雙親之一(特別是母親)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較胖。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對肥胖形成的作用占20%~40%,當然家裏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也占很大因素。
(2)中樞神經係統障礙飽食中樞位於下丘腦腹內側核,食欲中樞位於下丘腦腹外側核,它們之間由神經纖維聯係,在功能上相互調節與製約。動物實驗證明,這兩個中樞受機體內糖、脂肪及氨基酸的影響。所以當下丘腦病變或體內某些代謝改變時可影響食欲中樞導致多食。
(3)內分泌功能改變肥胖患者多見血中胰島素升高,高胰島素血症引起多食形成肥胖。肥胖症中女性為多,尤其是經產孕、絕經期後或長期口服避孕藥者,可能也與雌激素有關。
(4)代謝因素肥胖患者和非肥胖者之間存在著代謝差異。例如肥胖患者營養物質較易進入脂肪生成途徑,使甘油三酯合成和貯存增加,而貯存的甘油三酯動員受阻。
(5)脂肪細胞數目的增多與肥大人體內脂肪組織的多少取決於脂肪細胞的數量和大小。其中,兒童期肥胖主要由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所致;成年期肥胖主要由脂肪細胞中脂肪儲存增多所致。一個肥胖人的全身脂肪細胞比正常人的脂肪細胞多3倍以上。
(6)其他因素
①能量的攝入與排出不平?,運動不足,長期很晚睡覺或是睡前吃東西的人很容易發胖;
②常因高興或傷心,而不由自主地暴飲暴食,就慢慢變成了肥胖者;
③激素分泌不正常或藥物的使用,如腎上腺素、甲狀腺素、胰島素等分泌不正常,或服用了某些藥物如皮質類固醇、抗精神病藥氯丙嗪和抗憂鬱藥也會造成肥胖;
④性別不同、年齡差異、環境因素等也對肥胖有影響。
2)中醫對肥胖的認識
(1)過食肥甘厚味是肥胖病形成的基本因素《素問·奇病論》說“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又“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由於貪食甜膩之品,即“膏粱厚味”,致使膏脂內生而發生肥胖。
(2)靜息少動是肥胖病重要的促發因素《內經》有述:“久臥傷氣,久坐傷肉。”氣傷則虛,肉傷損脾,氣虛脾虛,則運化失司,代謝能力下降,膏脂內停而生肥胖。中年後肥胖即與好靜多坐,水濕不化,痰濕內生有關。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減少,機體代謝隨之降低。
(3)先天稟賦及地理環境因素對肥胖病的影響《內經》中有關於先天體質不同的肥胖病患者的臨床表現,指出“水形之人……大頭,小肩,大腹”,這相當於現在的腹型肥胖;“土型之人,為人黃色,圓麵,大頭,美肩背,大腹,美股脛,多肉”,這相當於現在的全身性肥胖。地域的差異與肥胖也有很大的關係。北方天寒,其人多食膏粱厚味,肥胖人多,南方地熱多濕熱,其人氣浮而薄,加之多食蔬菜水果魚類,肥胖較少。這與中國的肥胖區域分布相一致。
(4)肥胖病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腎脾胃同居中焦,互為表裏,胃主受納腐熟,脾主運化水穀,脾主升,胃主降,二者共同完成飲食攝入、吸收及消化傳輸的生理功能。如果飲食不節,攝食肥甘,則可使脾胃功能失常,氣血偏盛偏衰,陰陽失調,痰濕淤熱積聚,導致肥胖的發生。腎為先天之本,腎氣虛可致脾運化無力,致脾腎功能失調,濕聚脂積,以致肥胖。肝主疏泄,肝氣條達,脾胃功能正常;肝失疏泄,致脾失健運,可造成膏脂、痰濕停蓄,而形成肥胖。
(5)肥胖與年齡、性別有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矣。”中年以後,人體的生理機能由盛轉衰,脂質代謝失調,活動減少,好坐少動,以致身體逐漸肥胖。
(6)肥胖與七情有關中醫認為五髒藏神,七情生疾,五髒之功能相互製約。怒傷肝、恐傷腎、思傷脾,憂傷肺、喜傷心,髒腑功能失調影響運化機能,濕濁內停而發為肥胖。
了解肥胖原因,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肥胖,對症下藥減肥,才能輕鬆又順利。
13.2預防治療肥胖的措施
13.2.1減肥的必要性
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1)肥胖可以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下降
肥胖患者體態臃腫,不但影響美觀,活動也很不方便,身體極易疲勞;睡覺時鼾聲雷動,容易引起他人厭惡;皮膚皺褶部位易發生浸漬,感染黴菌而長癬,瘙癢難忍。基於這些情況,不但肥胖者本人深感痛苦,還會影響到擇業、就業和婚姻。加之過度肥胖可能引起的不孕和陽痿,勢必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與穩定。
2)肥胖引發多種疾病的機會大大增加
輕度肥胖者常無症狀,中、重度肥胖者可有活動後氣促、心慌、食欲亢進、行動遲緩等症,常可引發多種並發症,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1)肥胖容易引起代謝紊亂和心、腦血管疾病肥胖常伴隨血脂異常、糖耐量異常、高胰島素血症、血壓升高等,被稱為“代謝綜合征”。肥胖與Ⅱ型糖尿病被形容為一對“孿生兄弟”。為了滿足肥胖者機體代謝增加的需求,心輸出量代謝增多,心率加快,心髒長期處於高排血量狀態可導致心髒肥大和舒縮功能障礙,最終發生心肌病變和心力衰竭,心髒的損害還可以引起猝死。
(2)肥胖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如胰島素抵抗、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增多或減少、男性睾素水平降低引起陽痿、女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閉經或不孕。
(3)肥胖容易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兒童感染性疾病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均高於正常兒童。男性的直腸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和女性的膀胱癌、宮頸癌、乳腺癌的死亡率均明顯增高。
(4)肥胖容易引起呼吸道通氣低下表現為呼吸困難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
(5)肥胖可以使患者的死亡率升高有統計資料表明,肥胖程度與死亡率有一定概率性。
總之,肥胖對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極為嚴重,戰勝肥胖是擺在醫務工作者和肥胖者麵前的共同艱巨任務。
13.2.2減肥方法
肥胖的預防與治療不外乎減少熱量的攝取(管住嘴)及增加熱量的消耗(邁開腿)。相關方法有:
飲食控製;
行為矯正;
體育鍛煉基本療法;
藥物治療輔助療法;
手術治療非常規治療手段;
其他針灸推拿儀器;
1)飲食控製和體育鍛煉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減肥方法
節食可以限製熱量攝入,運動增加能量消耗,兩者結合並持之以恒,會使能量的進出處於一種負平?狀態,從而加速脂肪分解。這是既經濟又實惠的減肥方法,比較適合有毅力的輕度肥胖者。
(1)飲食控製吃過頭是造成肥胖的元凶。每超過3500千卡就可以在體內製造0.45kg脂肪。飲食攝入應注意:
①均?飲食,控製總熱量攝入。每天飲食減少500千卡熱量(相當於兩碗白飯),一周約可減輕0.5kg體重。
②供給充足的蔬菜和水果,既可減少熱能又可增加飽腹感,預防便秘發生。
③飲食應定時定量。遵循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原則。
④減慢進食速度,爭取時間使血糖上升,並通過神經反射及時出現飽感,從而控製食欲,避免飲食過量。
⑤低分子糖食品,如蔗糖、麥芽糖、糖果、蜜餞等,飽和脂肪類食品如豬、牛、羊等動物肥肉與油脂、椰子油、可可油等,以及零食、甜食、甜飲料和許多酒精飲料,均是能量密度高而營養成分少的食品,應盡量少食或不食。
⑥烹調方法以汆、煮、蒸、燉、拌、鹵等少油烹調方法製作菜肴,可以減少用油量。
(2)規律運動運動減肥效果可靠,且又能增強體質,一舉兩得。規律運動的好處有:增加能量消耗,控製體重;增加新陳代謝速率,增強免疫能力;增加心肺功能;紓解生活壓力,恢複身心疲勞;有助社交生活,改善人際關係。
運動減肥必須遵循以下原則方可奏效:
①運動時間必須持續30min以上,一般能達到1h更好。
②有氧運動(小、中量強度運動)對減肥最為適宜。因為此時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獲得能量,脂肪就消耗得多。若運動強度增大時,脂肪消耗的比例反而減少。中強度運動時,糖與脂肪功能的比例基本相同。而激烈運動時,脂肪功能比例隻占15%~20%。因此,長時間、小強度運動,是運動減肥的最佳選擇。
③運動程度應達到會喘但能說話的程度(或者心跳110~130次/min)。
2)藥品協助
藥物治療肥胖是重要的輔助手段,需要具備減肥藥物基本知識。減肥藥主要針對食欲旺盛、難以堅持低熱量飲食和體育鍛煉來達到減肥目的的中度和重度肥胖病人。使用減肥藥的對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