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完善(2 / 2)

壘台階用了大量的石頭和海沙,粘土還有很多,以前發現的煤還沒有利用,李誠想著做一些煤球。以前一直在燒柴煮吃的,洞壁被熏得烏黑,沒有條件裝排氣扇和抽油煙機,每次煮飯山洞裏都像火災現場,再說砍柴也是個累人的活,也很麻煩。這島上有露天煤礦,雖然裸露在外的不多,也足夠他們幾個人用了。

李誠背了一些煤過來,沒有粉碎機隻能用錘子盡量砸得碎些,然後把煤和粘土混在一起做成煤泥,先試做幾個試試,不斷調整煤和泥的比例,直到燒得著為止。煤泥和好了,得作個模子。以前李誠也曾到看到一些退休的老人家自己做煤球,那模具型狀也很簡單,應該可以仿製。

他選了一根碗口粗竹節短的毛竹,隻要一節,連竹節一起砍下來,先在竹節上打上六個對稱的小孔,然後把竹筒從中間剖開。用煤泥把兩半竹筒都灌滿然後合起來,用修好的樹枝從打好的小孔裏將煤球穿幾個洞,再拿開兩半竹筒,一個媒球就這樣誕生鳥。

煤球做好了,得做個煤爐。李誠用粘土做了一大一小兩個圓桶,再泥磚壘一個小台,中間挖空,上麵交錯放幾個以前做的鐵釘,再將兩個泥筒放在鐵釘上固定。為了讓煤燒起的熱量不散失,得在兩層泥桶之間放入隔熱層。石棉就是上好的隔熱材料,李誠山上到處尋找,在右側山上蛇紋岩縫隙中還真挖來一些蛇紋石石棉,打碎了放在兩個泥坯之間再封起來。煤爐做好了,李誠試驗一下煤球好不好使。煤球幹後李誠燒了一堆木柴把煤球放在木炭上燒,可能是粘土放多了,煤球燃燒得很慢,熱量也不夠,李誠試著加大煤的比例,煤很快就燒起來了。李誠沒事就做煤球,差不多作了幾百個,足夠半年用的了才作罷。

打火機隻剩下一個了,用完後總不能天天鑽木取火吧?得想辦法做一些火柴。李誠失事後,在回來的途中發現了硫磺,這可以作引火之物。不過要找那硫磺不是件容易的事,上次他都差點迷路回不來了。李誠帶著小灰坐船繞到以前失事上岸的地方,再憑記憶從原路上山尋找。原始森林的自我修複功能還真是強,也沒過多久,裏麵好像從沒有人走過一樣。好在李誠對那硫磺產地印象深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找到了。李誠把那些刺鼻的東東用一塊麻布包了一大塊,帶回船上。

回來後,李誠把硫磺熔解,把鬆枝削成小細杆,再把細杆的一頭攪拌硫磺後放在一邊陰幹,李誠做了幾百隻這樣的細杆。這東西氣味實在太大,不用的話就全用油布包起來放在山洞陰暗的角落裏。李誠用一頭沾了硫磺的細枝摩擦一塊粗糙的石頭,硫磺受熱猛烈燃燒起來,就算口鼻用打濕水的麻衣蒙了起來,還是能感受到刺鼻的氣味。李誠暗想這東西看來不能經常用,這也是不得巳了。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