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61年(2 / 3)

6月

12日徐豐彥出席在捷克斯洛伐克召開的社會主義國家生理學會代表會議。

23日為完成衛生部交給的主編《醫學百科全書》的任務,學校成立由沈克非、王淑貞、薑春華、郭秉寬、彭治生、崔之義、戴天右、伍裕萬、徐豐彥、徐蔭祺、穀鏡汧、顧綏嶽、戴自英、朱益棟、蘇德隆、熊汝成、顧慶祺等20人組成的編寫小組,沈克非為組長,崔之義、戴天右、彭治生為副組長。

27日校黨委舉行第二次入黨宣誓大會,346人參加宣誓。此時學校的中共黨員總數為1199人,其中正式黨員1062人,預備黨員137人。

7月

15日院務委員會常委會擴大會議決定,成立醫學史和自然辯證法(醫學理論)教研組,由朱益棟兼任主任。

25日北京醫學院藥學係主任王序教授等3人應邀來校,與藥學係主任伍裕萬等共同討論《藥物化學》專業教材編寫問題。討論會進行了1周。期間,王樂三、戴天右等曾到會參加討論。

29日院務委員會常委會擴大會議決定,將醫療體育教研組名稱改為體育教研組,仍屬基礎醫學部領導。

30日學校第四屆黨員代表大會開幕。從本屆開始,由召開黨員大會改為召開黨員代表大會來完成黨委換屆工作。大會選舉產生的本校第四屆黨委會由27名委員組成,他們是陳同生、王樂三、李靜一(女)、周嵐(女)、劉濤、石美鑫、劉文英、馮允堂、馮光(女)、張亮、王彤(女)、李治國(女)、盧淩(女)、肖曙英(女)、趙揮、徐豐彥、薑明(女)、陳放、陳效康、崔之義、李德、黃誌堅、許守銘、郭曉燕(女)、彭治生、裘麟、王洪珍(女)。

本月本、專科學生599人畢業,其中醫療係有顧玉東等205人,衛生係163人,藥學係63人,勞動衛生職業病專業21人,生理專業20人,生物化學專業20人,工農幹部衛生係107人。

8月

3日第四屆黨委會舉行了第一次會議,選舉陳同生、王樂三、李靜一(女)、周嵐(女)、盧淩(女)、肖曙英(女)、馮光(女)、馮允堂、張亮、崔之義、王彤(女)、劉濤12人為黨委常委。黨委監察委員會經黨委第三次會議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李靜一(女)、劉濤、陳放、叢蘭滋(女)、劉勵(女)、吳桂明、韓震東7名委員。

28日

學校在錦江飯店設宴,祝賀顏福慶80壽辰。

根據中央和市委關於“對近幾年(1958年1月~1961年12月)來受到批判處分的黨員、幹部和知識分子,進行一次嚴肅認真的、實事求是的甄別”的指示,學校黨委成立甄別工作領導小組,由李靜一、劉濤、馮光、叢蘭滋、黃真瑜組成,李靜一任組長。

本月

自1960年上半年開始到本月,學校完成了由衛生部交辦的18種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的主編任務。這些教材是:朱國恩主編的《物理學》,汪迺經主編的《無機、分析化學》,施嘉鍾主編的《有機化學》,王有琪主編的《組織學》,徐豐彥主編的《生理學》,穀鏡汧主編的《病理學》,張昌紹主編的《藥理學》,榮獨山主編的《X線診斷學》,林兆耆主編的《內科學》,王淑貞主編的《婦產科學》,張沅昌主編的《神經病學》,楊國亮主編的《皮膚性病學》,範振華主編的《運動醫學》,陳康頤主編的《法醫學》,叢樹樾主編的《放射醫學》,楊銘鼎主編的《環境衛生學》,蘇德隆主編的《流行病學》,吳鴻儉主編的《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

暑假招生工作結束。根據中央招生工作調配方案,學校在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山東、河南、四川8個省、市共招生600名,其中醫療係360名(包括放射醫學專業60名),衛生係120名,藥學係90名(藥學、藥化各45名),生物物理專業30名。實際上最後錄取了638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