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ings,E.,Sleuwaegen,L.,International Relocation: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Economics Letters,2000(67).

Tan,Z.A.,Product Cycle Theor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Government Policy,and Indigenous Manufacturing in China,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02(26).

鮑榮富:《試論上海產業結構變動趨勢》,《上海經濟》2003年第4期。

畢先萍、簡新華:《論中國經濟結構變動與收入分配差距的關係》,《經濟評論》2002年第4期。

曹斌、李國平:《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測度方法綜述》,《蘭州商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陳剛、張解放:《區際產業轉移的效應分析及相關政策建議》,《華東經濟管理》2001年第2期。

陳憲、黃建鋒:《分工、互動與融合:服務業與製造業關係演進的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2004年第10期。

陳雅麗:《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及升級存在的主要問題——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途徑》,《雲南科技管理》2005年第4期。

陳誌洪、高汝熹、管錫展:《紐約產業結構變動及對上海的啟示》,《上海經濟研究》2003年第10期。

程大中:《上海服務業發展的比較研究》,《社會科學》2003年第9期。

杜建耀:《外資對上海製造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企業活力》2009年第4期。

馮素傑:《論產業結構變動與收入分配狀況的關係》,《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8期。

高廣闊等:《“長三角”產業轉移現狀及分行業優勢比較》,《統計與決策》2007年第20期。

龔仰軍:《上海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優化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顧嘉禾:《世界大都市服務業發展及對上海的啟示》,《上海商業》2007年第9期。

顧乃華、畢鬥鬥、任旺兵:《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互動發展:文獻綜述》,《經濟學家》2006年第6期。

胡俊文:《國際產業轉移的基本規律及變化趨勢》,《國際貿易問題》2004年第5期。

胡琦:《產業結構變動的經濟增長效應——產業結構理論演進與發展》,《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胡琦、許峰:《上海產業結構經濟增長效應分析》,《上海經濟研究》2004年第11期。

薑濤:《上海二三次產業結構均衡化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05年第4期。

孔繁榮:《上海工業製造業的地位及其行業分析》,《生產力研究》2007年第1期。

李金勇:《上海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研究》,複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李世雄、潘梅梅、於英川:《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國際比較》,《北方經濟》2009年第1期。

厲無畏:《上海市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研究》,“上海經委專項課題”,2008年第9期。

厲無畏、王慧敏:《世界產業服務化與發展上海現代服務業的戰略思考》,《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第1期。

林蘭、曾剛:《紐約產業結構高級化及其對上海的啟示》,《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

淩國平:《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思路》,《國際商務研究》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