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堂外的喧嘩聲越來越響,眾多仆婦丫鬟簇擁著穿戴華貴、珠翠滿頭的老太君姍姍來遲。老太君出身青城蘇氏的嫡支,年輕時手腕厲害,在圈子裏風評極為……與眾不同,別的夫人姐都是些“端莊”“溫婉”“忠厚”之類的關鍵詞,可蘇氏沒有。
多數人起她,口舌上難免要斟酌會。
原因無他,蘇氏嫁入靖安侯府不到三年,就遭遇了公公為國盡忠戰死沙場,丈夫在回京途中重傷而亡的晴霹靂。她侍奉婆婆,照看兒女,還有撐起整個侯府的門楣,行事難免失了婦人的柔婉與溫善,手腕日愈犀利,眉宇日愈剛毅。
風評也就從端莊大方慢慢下滑……
待得長子功成名就,娶妻生子,漸漸羽翼豐滿後,蘇氏便開始了深居簡出的生活,輕易不赴宴,輕易不見客,輕易不插手庶務。
可惜兒媳性子蠢鈍,雖未太過狠毒,可終究令蘇氏不滿。
按蘇氏的理想規劃,孫媳最好娶個明理大方、聰慧秀麗的普通女子,既能哄得住不著調的婆婆,又能撐起侯府的庶務,至於夫妻感情嘛,能生下兒女便成。謝儇旁的沒挑,可惜家世太圓滿,性格有骨子裏的傲氣,擺明了不可能與顧氏婆媳和順。
“祖母,您心。”謝儇身著一襲杏子紅的鸞尾緞裙,勾勒出極其曼妙的曲線,裙擺在行動間一閃一閃地亮著,可見邊上綴著不少細碎珠子。她到底年輕明媚,一時間,眾人視線都聚集在嫁入侯府不過一月有餘的新婦上。
謝儇的性子非常對蘇氏的胃口,蘇氏早瞥見在一旁當鵪鶉的兒媳顧氏,愈喜歡孫媳,笑道:“老太婆我身子還硬朗的很,阿儇不要太當心。”
這位老太君,能挺過當年的大風大浪,最終兒孫滿堂。除了過人的才智手段,自身心態也是不可缺的因素。
攝政王妃身份尊貴,有意幫妹妹攏著蘇氏,立馬笑盈盈道:“這不過是孫媳對您的孝心一片。等以後還會有曾孫媳來孝敬您呢。”
謝儇麵上突地一滯,被林七許看了個分明。
蘇氏拉著謝儇的手,眼中有對兒孫然的期盼與喜愛,不住點頭:“就等著阿儇的好消息呢。前些日子,聽聞王妃喜得貴子。還沒來得及道聲喜嗬。”
蘇氏是什麼輩分,是那種太後太妃見著她也客客氣氣的級別。攝政王妃更不會拿大,她很歡喜地收下了這聲道喜,一眼睃著妹妹,道:“承您吉言了,隻盼孩子能有您這樣的福氣才好。”
“王妃太看得起老太婆我了。”蘇氏哈哈地自嘲,好在對攝政王嫡子身體病弱的傳言有所耳聞,麵上沒帶出什麼來。
接著,眾人一撥又一撥地恭賀著蘇氏。
整個花廳熱鬧非凡,恍若一壺咕咕冒著水氣的熱茶。騰騰地洋溢著。
林七許將自己當做個透明跟在惠和公主邊,可惜她忘了一點,惠和這樣低調的性格,若非與蘇氏有一定的交情,如何會來淌靖安侯府的渾水。
“公主近來可好?”蘇氏的口吻極為熟稔。
惠和收起了人前的清高樣,特別接地氣地學著媳婦的模樣,微笑道:“托您的福,一切都好。”
蘇氏一聽這話,板起了臉,佯裝不豫:“怎麼盡是千篇一律的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