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迎親路上遇老道(1 / 2)

在四川北部有一個偏僻落後的鄉鎮,叫“金毛鎮”,鎮上沒有高樓大廈,隻有一排排頗有些年代的陳舊平房,分割出兩條土街,隻要下一場雨,街上就泥濘不堪,跟鄉間的土路沒什麼兩樣,一點城鎮的模樣都沒有。

這金毛鎮人口也不多,總共也就兩百餘戶,而且基本是農民,沒什麼文化。不過,四年前,這裏卻出了個名人,叫羅友奇。這羅友奇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考上了大學,這可是這金毛鎮有史以來出的第一個大學生,所以,一直默默無聞的羅友奇一夜之間就成了名人。連帶著這沉寂的金毛鎮也一下子有了光彩似的。

那以後,幾乎被人遺忘的羅家就此浮出水麵,大家這才想起這羅家也真是不容易。

這羅友奇原來並不姓羅,至於姓什麼,這金毛鎮除了她母親王月娥沒第二個人知道,因為這羅友奇並不是他這裏的父親羅大錘的親生兒子,而是王月娥前夫的。聽說王月娥原來住在大城市裏,她的前夫在羅友奇剛生下不久就死了,後來遇上去城裏打工的羅大錘。不知道怎麼回事,這王月娥就帶著幼子不明不白地跟羅大錘嫁到這金毛鎮來了,並改姓羅。

誰知,王月娥嫁來不到半年,羅大錘在城裏打工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工地上,之後,王月娥母子就靠羅大錘的死換來的一筆撫恤金艱苦度日。

因為王月娥寡言少語,不喜與人交往,又住在金毛鎮最偏的地方,所以幾年過後,金毛鎮的人幾乎忘記她母子倆的存在了。而羅友奇卻在這種完全被忽視的環境中慢慢長大。直到四年前一鳴驚人,考上了大學。

羅友奇考上大學後,鎮上的人都極力巴結王月娥,特別是那些家中有女兒的,隻要跟羅友奇年紀相當的,都爭先恐後地托媒人去說親,想早早地就把這門親事給定了。

王月娥沒有因為兒子考上了大學就眼高過頂,對於上門來提親的,她都非常熱情地接待,最後還真的定下了城東頭劉德洋家的閨女劉桂蘭,並約定等羅友奇大學一畢業就成親。

這親一定就四年,這四年來,兩家一直以親家的關係經常來往,這讓街坊鄰居大為讚歎,都說羅友奇實在,不忘本,上了大學還肯娶農村女子。

這不,大學四年轉眼就過了,羅友奇如約回家娶親,今天就是大喜之日。羅友奇起了個大早,在街坊鄰居的幫助下,收拾得整整齊齊地,按照當地的風俗,花錢請了吹鼓手,帶上迎親的隊伍,抬著花轎,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去城東頭劉家迎親。

按照當地的風俗,新娘子要在正午時迎進門,不能早,也不能晚,而迎親的隊伍則要早早地就出門。這樣一來,就為難了這羅友奇,因為這金毛鎮實在太小,如果直來直往,最多半個小時就能到新娘家。

不過,大家早就商量好了,讓迎親的隊伍在街上慢慢地繞圈子,掐著時間進門。幾圈繞下來,羅友奇實在受不了。因為他好歹也是斯文人,受不了一路上人們那熱情的指指點點。便打算找個地方躲一會兒。

當迎親隊伍走到一家茶館前時,羅友奇悄悄拉住媒婆,撒謊說要上廁所尿尿。人有三急,媒婆自然不好不允,便叮囑他上完廁所後到茶館前等著,媒婆則帶著迎親的隊伍繼續繞圈,等下一趟經過這裏的時候,羅友奇再加進來繼續進行這規模盛大的迎親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