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好。”宣王似乎有所準備,大手一揮,便有人過來將棋桌擺好,宣王做了個“請”的姿勢,邀衛子慕坐下:“請蕭城主先下。”
衛子慕看了沐遠清所在的方向一眼,預計著沐遠清他們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到城門之處,安下了心,落座,拈起黑子,看了宣王爺一眼,輕輕落下。
元昭與宣王爺是堂兄弟——兩人長相上倒有幾分相似,不同的是元昭身上多了幾分陰柔,而宣王爺身上多了幾分粗獷。
元昭較之宣王爺年長三歲,可是看起來卻是宣王爺顯得年老一些——比較宣王爺是自小便在軍營長大,直到最近幾年被元昭收回兵權,可是即使被收回兵權,宣王爺似乎並沒有就此安心做一個閑散王爺,而是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勞心勞力,麵相上自然便顯出一些痕跡來,不過比起元昭來,樣子卻是順眼許多。
衛子慕之所以要與宣王爺合作結盟——看中的,自然是宣王爺的野心以及勢力!
他這些年為了複城,做了許多準備——以他對元昭的了解,鳳凰城若要直接從元昭手中分出來畢竟是太難太難,他那麼恨元昭,恨不得親手殺了元昭!即使元昭願意吧鳳凰城給他,他每每想起自己若是以哪種肮髒的手段複的城,不說慶朝人怎麼看他鳳凰城的子民怎麼看他,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更何況,他早知道元昭不是哪種人。
而宣王爺——衛子慕沉思著,雖然宣王爺比起元昭來,要更有威勢,與宣王爺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可是衛子慕寧願與宣王爺這樣的人合作,也不願意再麵對元昭。
雖然宣王爺也姓元,也是元氏子孫——慶朝所有的王爺裏,除了衛子慕是外姓王爺之外,其他的人無一例外皆是皇親——與元昭不同的是,宣王爺這一脈卻旁支,沒有登上皇位的機會,即使再有野心也是一樣。
可是總有些不服氣的吧?宣王爺少年起便馳騁沙場,元氏的姓氏對他來說事一耳光榮耀也是一個枷鎖,沙場上廝殺了十數年,功成名就之際,卻因功高震主而被奪去了兵權。即使封了王又怎樣?還不過隻是一個被利用了之後又被丟棄的棋子而已。
宣王爺對元昭——或者說是對元昭所代表的皇室,其實是有芥蒂的。
既然都是元氏,既然元昭可以做皇帝,那麼他為什麼不可以?身上流著的都是元氏一脈的血液,憑什麼元昭高高在上,而他隻能駐守在雲州府這樣一個貧瘠而荒涼的地方?
曾經的宣王爺還沒有成為宣王爺之前,對慶朝對元昭,的確是心懷敬意與尊重的,可是當自己大權旁落之後,更多的,卻是不滿。
這分不滿,數年之後,終究演變成了想要取而代之的野心。
衛子慕知道他的野心,也樂於見到他的野心——反正他從來都不是慶朝人,他恨不得見慶朝內亂烽煙四起民不聊生——反正隻要的情形,對於他來說,是有利的。
慶朝內部越亂,他才越有可能乘虛而入——這些年的隱忍,也不過是為了複城而已。
所以,他對於宣王爺的野心,是樂見其成的,當然,他也願意推波助瀾。他要親眼見到慶朝山河破敗,親眼見到元昭從皇位上跌落——不過他也明白,慶朝畢竟勢大,即使真亂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慶朝不會直接便消亡,既如此,那他隻能找一個最佳的人選,給予元昭最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