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雪中送炭(2 / 2)

“如假包換。”慕容延宇道。

“老板,一定要簽下來,報紙的銷量有希望了。”韓禮看著劉九一臉激動的道。

劉九自然知道一部高質量的,可以給報紙銷量帶來的好處,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在《日報》上連載這部了,接下來就是稿酬了,示意韓禮可以接著往下談了。

平伏了一下心情,韓禮直接道:“年輕人,你既然願意把帶來給我們看,相信你也有意願在我們《日報》上連載吧。”

“樂意之至。”慕容延宇問道:“就不知道稿酬怎麼算。”

韓禮道:“千字5元如何。”

慕容延宇笑道:“太低了。”

“不低了,慕容先生是沒有名氣的新作者,《明報》最多給元。”韓禮搖頭道。

“韓總編,你可能還不知道,《明報》給了我千字1元的稿酬,但我還是沒答應。”慕容延宇直接把《明報》的稿酬報了出來。

“慕容先生,可不能信口雌黃呀。”韓禮,以為對方這是在故意抬高稿酬。

“是不是真的,你找人去問問就知道了,我沒必要撒個一戳就穿的謊言。”慕容延宇反駁道,還有就是不知道為啥,被稱呼慕容先生總有種怪怪的感覺,有種慕容複老爹的趕腳。

“這。”韓禮猶豫了,對方也不像胡口亂掐,看了眼劉九,他有些沒主意了。

“延宇啊,你看這樣行不行,千字一百二十元,這絕對是香港家的頂尖稿酬了。”劉九誠懇的道。

“就隻值,千字一百二十元嗎?”慕容延宇沒鬆口。

韓禮臉色先沉了下來:“慕容先生,不要得寸進尺,為一個新人開到千字1元,絕對已經是破例了。”

慕容延宇仿佛沒有聽到他的話,反而淡定的看著劉九道:“《日報》的近況,我想你們自己更清楚,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報紙的銷量在兩三萬上下起伏,如果現在有一部能和倪況,溫端安相提並論的,《日報》的銷量翻一番也不是難事,《明報》創辦初期的情況你們肯定不陌生,最開始銷量隻有幾千份,是後來隨著金庸先生的不斷連載,《明報》才能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港島銷量第一的報紙。”

他的一番話,到了劉九的痛處,他辦報紙的初衷可不是這個,他在收購報紙後,花費多萬港元遣散費解雇了許多沒有能力老員工,並且高薪聘請優秀的編輯人才。實話辦報紙是個燒錢的生意,買下報紙的頭半年,每月花費5萬;後半年,每月花費萬,到現在盈利依然是遙遙無期,他苦呀。而慕容延宇的,讓他看到了銷量提高的曙光。

“延宇,你直接你的要求好了。”隻要不太過分,劉九都打算答應,這家夥真的是直擊他的軟肋呀,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在看了看慕容延宇,咋差距就這麼大呢。

“連載的第一周,我們按千字1元計算,很據《日報》第一周的銷量來計算我的稿酬。”慕容延宇出了自己思考後的想法。

“具體,看。”

“第一周的銷量,在《日報》原銷量的基礎上,增加一萬,就提高一百元的千字稿酬,一周以後的稿酬按銷量來確定。”慕容延宇侃侃而談。

最終劉九還是答應了慕容延宇的要求,如果一周之後《日報》的銷量能翻上一番,四百元的千字稿酬並不吃虧。

慕容延宇生怕劉九反悔,當就和對方簽下了合同,白紙黑字,合約寫清楚。

劉九也為慕容延宇的心謹慎,暗暗讚許,或許結交這樣一位充滿智慧的年輕人也不錯,也算是為兒子建立個人脈,雖然隻是第一認識,但他有種此子絕非池中物的感覺。

最後又和總編商量了連載的細節,應慕容延宇的要求,作者就直接署名他的真名。

結算了自己第一批稿酬,三萬三千字,一共四千元的稿酬。

慕容延宇懷揣著剛到手的稿酬,牽著陳鈺蓮的手從《日報》大樓出來,有些誌得意滿,一周後自己的稿酬隻會更多。

一直出了《日報》大樓陳鈺蓮還有種恍如夢中的感覺,握著對方的手,顯得有些不真實的問道:“延宇,你是作家了吧?”

“哈哈,當然是咯。”慕容延宇點頭道。

這還是自己從就認識的延宇嗎?自己出來一年多了工資才一個月兩三千,不演戲的時候就沒收入,但他轉眼就成了大作家,本想自己工作了,就可以多照顧他,但他顯然更優秀,她也不嫉妒,心裏為他開心,感到驕傲。

明眸善睞的雙眼盯著意氣風的慕容延宇看,怎也看不夠,心裏還有個聲音在告訴陳鈺蓮,這就是她的男朋友,慕容延宇。

(希望大家的書評越到越好,最後大家如果對主角的第一部電影沒啥意見,我就自己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