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阿蘭(1 / 2)

周國一處極為偏遠的小地方,有著這樣一個小小的村子。

村子裏隻有十幾戶人家,村民都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麵,民風樸實,自古以來便是依靠到附近不遠處的後山砍柴為生,順便打倆隻野味,也是有的。

若是哪家生了個孩子,孩子天生力氣大,又肯吃苦,那麼這戶人家一定會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並且,有能剩餘的銀錢,一定是要讓自己的孩子,去二十裏外的小鎮上,讀倆年私塾的,好認識幾個字來,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村民們把得到的一切東西,都當作阿蘭的賜予。

阿蘭,便是這個村子的神,沒人知道她是什麼,有可能是一棵樹,也有可能是樹上的一隻知了。村民們把上到誰家裏生下了個兒子,誰家裏死去了老人,下到能砍多少柴,打多少野味。總之,生老病死,衣食,都是阿蘭的賜予。

陽坤,村子裏的孤兒,一開始村子裏的人認為他是被阿蘭拋棄的。

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難產死掉了,隻留下了嗷嗷大哭的孩子。

在他倆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也因為去後山砍柴,而下落不明了。

直到,吳叔的出現。

吳叔,村子裏上輩子還算富裕的人家,少年時,去附近的鎮子上,那是讀過倆年私塾的,村子裏新生嬰兒的名字,都是由吳叔給取的。陽坤自然也不例外的了。

“隻要出生在阿蘭的土地上,阿蘭便不會拋棄我們的。”

隨後,人們看著這個村子裏大家都敬重的人,拉著剛學會走路的陽坤,走進了自己的家裏。

自從那以後,人們才沒有嫌棄他了。都各自忙碌著自己的事情。

男人上山砍柴打獵,女人洗衣做飯,就連那五六歲的孩童,也要做一些端茶倒水的粗活的。

時間如流水般,三年的時間一晃而過。

“吳叔,今天讓我跟你去後山吧,我給你堆柴呀。”

一個半大的孩子,一身粗布衣服,模樣十分普通,一手推開房門,倆隻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一個光頭大漢,大漢同樣一身粗布衣服,背一把明晃晃的柴刀,腰間纏繞著數圈的繩索。

“坤兒,乖,把昨天夜裏我教你的字練好,再把我教你的那幾句古語牢記。至於跟我去後山,便等你再長大一些吧。”光頭大漢回過頭來,微微一笑,而後說道。

看著光頭大漢,遠去的背影,慢慢的消失在眼前,少年慢慢的回到了房子裏,吱呀一聲,順手關上了房門。

隨後,房子裏便傳來,人之初之類的朗讀聲。

就這樣,吳叔白天砍柴打獵,晚上教陽坤讀書寫字,陽坤白天讀書寫字,晚上跟吳叔學讀書寫字的枯燥日子。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又是一個三年的時間過去。

太陽慢慢的就要落下山去,一個少年在屋們外,雙手叉腰,眼睛看向遠方,不知道在等誰。

直到,目光中出現一個光頭大漢的身影,少年便飛快的迎了上去。順手接過那一捆木柴來,並目不轉睛的看著吳叔手裏的柴雞。

“吳叔,飯我給您熱好了,那個吳叔我想跟你說點事兒。”少年正是陽坤,比三年前長高了許多,身子看上去很瘦弱,隻是倆隻眼睛格外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