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黑,月亮很圓,我舉頭望明月,低頭忙挖坑.
一把洛陽鏟熟練的鑽下去,片刻拔出來,對著光亮仔細的看了看裏麵的土,用手指搓了搓…
“我說,這是個地兒沒錯吧…”旁邊中年男子走過來詢問.
“目前看起來,有點懸,我還得看看再說…”說完,把身後的背包脫下來放在腿上,掏出裏麵的螺旋鋼管,一根根的旋緊,連成很長一條.
今天的月光比較皎潔,不用照明也看得清楚,連地上的雜草都給照的亮晶晶的.
“改良換代了啊,現在這技術真他媽的先進…想當年你叔叔我淘土的時候,你丫頭還不大點呢…如今可真是老了阿…”我蹙眉,幹活最怕碰上個話嘮,嘟囔的你都鬧心…
我不理,繼續安裝鏟子...
本來洛陽鏟是非常普及的一種盜墓工具,能挖坑的人都知道好用,可時間久了問題就出來了,墓的年代不同,埋的深度和位置也不同...
漢墓本就深一些,差不多要距地麵十一二米,而西周的則更深一些,明代的比較淺也不過才五六米左右.
漢墓習慣墓坑上麵加蓋木材,唐墓喜歡砌磚頂,明清墓則多為磚結構,墓磚之間以石灰和鐵片鑲死,有的明墓墓頂厚達兩米多。
所以,洛陽鏟明顯性價比太低,偶爾小打小鬧就勉強上陣,若遇到大頭的活,怕是不中用了。
裝好大部分之後我便把組好的分重鏟重新按照原來洛陽鏟鑿出的小坑把鏟子順了下去,用力的來回往下戳.
眼見鏟子沒了大半了,足有了七八米,拉出來一看,鏟頭上的泥有點眉目.
“丫頭,咋樣了?”中年人又湊過來問.
不等我答,後麵的老李頭張了嘴“你別煩她,找到了自然會告訴你的…”
中年人不耐,往後閃了閃,挺疑惑的問“老李,這嘴上沒毛的丫頭靠不靠的住啊?”
我聽得火大,這人怎麼這麼煩,廢話真多.我是嘴上沒毛,我要是嘴上有毛那才真怪事了...
於是手上力道大了些,剛放進洞去的鏟子立刻墩了一下,震得我手一麻,心念:有門…
扭過頭“李叔,差不多能淘,應該好倒鬥…”
“真的?能不能知道哪個年代的?”李叔簡直能用興高采烈四個字來形容,越過中年男子在我身邊蹲了下來.
我點點頭“底下肯定有東西,看著深度差不多應該是漢墓…”
在站起身來環視一周,周圍一片寂靜,除了我們過來時開的車,以及幾個人之外到處都被月色染了個亮晶晶,突然眼前一抹白光閃過,我定睛望過去,原本那中年男子頭頂聚集晃眼的亮色,靠,竟然是個禿子…
“秦埋嶺漢埋坡,看著風水,估計差不多…隻不過之前看過那些打洞,都是不同時代的盜洞,裏麵還有些什麼可不好說了…”
我話剛說完,那中年禿子幾步躥到我周圍,鬥雞眼眯眯著“打,給我狠狠地打,老子就不信了,他還能都給順走了不成…”
“這…”老李猶豫..
“錢我照給,有東西咱們也可以分,你們盡管給我打…”禿子財大氣粗的衝我們嚷嚷..
“也成,到時候你讓我挑兩件走我就給你打…”我抬眼望過去,那禿子心裏算計了片刻,挺豪邁的答“成了,給你挑兩件,但你到時候可別手太黑…”
交易達成,我還是順著原來的洞每隔十米間距繼續鑿洞,這麼深的墓要靠一個晚上是沒辦法弄好,隻能弄個大概,把十幾米下的墓室給方個基本出來,然後挖洞倒是方便…
差不多天剛蒙蒙亮,墓的大概形狀是出來了,還不算太小,裏麵的東西應該不少,可又看看周圍大大小小十多個盜洞,我心裏實在沒把握.
整個一白天我們就在山坡下的小鎮上將就了一天,醒來時差不多已經下午三點了,打開筆記本開始查查相關的資料.
我正忙著,有人敲門.
“進來…”扭頭看,開門的是李叔.
“丫頭,昨天那個墓,你看出點門道沒有…”
李叔本是我遠方的親戚,也是我的入門人,他不是個地道的倒鬥的主,而是個地道的二道販子,我跟了老油條混了兩三年才稍微成了點氣候的,這次他又拉到生意我才跟他過來的.
“不敢說啊,周圍的盜洞你也看見了,這麼多撥
,能留下的也不多了吧…”我如實相告.
“今晚的活幹的立整點,他們前腳走,我們有人後腳進去收秋…”李叔在我耳朵邊敲敲念叨.
我朝他一笑“知道了,老規矩了..”
又是月黑風高,我們開車才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墓址,前一撥人已經早到了,開始在測定好的地點挖土.
“李叔,人家找到行家了...”我看著裏麵熱火朝天挖洞的人去沒看見洞口翻出來的土,看來是個行家,有兩下子啊.
“這禿子精得很...”李叔恨恨的小聲嘟噥.
“嗬嗬,除非找個比劉二洞還精的老坑手,不然,我照樣藏得了東西...”我得意地瞥了一眼李叔接著道“會挖洞的是個高手,沒說不會挖洞的就是菜鳥啊...”
李叔不語,似笑非笑的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幹了這行兩三年,看了可不止幾百次了,劉二洞那可是方圓百裏響當當的人物啊,道上的,行裏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師從他門下自然有些實惠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