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後
時空如梭,心性使然,秋意正濃的兩側峰上麵的楓樹滿山遍野垂落的紅葉將整座山峰披上了一件紅衫,看得人無比心曠神怡,就在兩側峰的山下,一座筆直堅挺的院子裏一處空地上,地麵上到處都是紅楓葉,在紅楓葉最密集的地方,太史慈長有半丈許立身挺拔,右手持著一根半丈許的鐵槍,望著滿身枯葉的楓樹轉眼間他已經七歲了。
本來寬大繁茂的樹幹此刻被秋風點綴下變得消瘦許多,那一片片枯葉落在他身上的時候,他心有所感,頓時又揮舞起了手中鐵槍,那腳下生風無數楓葉皆被他的槍風驚起,宛如畫卷,一招招演示他目前所掌握的槍法,“戳、橫、掛、劈、刺、滅”六字真言,是他在前生所學到的最簡潔也是最精要的部分,他如今重生但心中唯一想念的還是自己的槍,說到槍,他怎會忘記自己那杆“紫霄震龍戟”。
可是他雖然能感應的到那根神戟就在自己的本源池裏,但是他卻是喚不出來,目前他所能猜測到的應該是時機還未成熟,或者境界還不夠高。
雖然年僅七歲可是太史慈發育比任何人都要早,而且壯實許多,比之十幾歲的小孩都不為過,這樣的發育速度曾經讓太史博他們心中暗暗不安,甚至他娘還專門帶太史慈到天都府最有名的醫生那裏看過,可是醫生隻是診斷太史慈體格異於常人而已,並沒有大礙。
聽到醫生的診斷,太史家人也隨即釋然,而且太史慈從小表現出來的天分早早的表露無遺,無論是氣神上,還是練武那一招一式的熟練程度都讓人歎為觀止。
竇海也是習槍,自然而然就收的太史慈這麼個徒弟,本來他是想讓太史慈從小先從基本功上開始練起的,可是太史慈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所有該掌握的基本功,甚至有時候做的比大人還好,現如今他應該開始教授太史慈真正的槍法了,名字就叫“烈火五式”。
太史慈也不貪多從第一式開始練起叫做‘火中取碳’,這招最精要部分就在於‘取’字,每招槍法刺出都要有狠辣剛果之色,如同在烈火中徒手取碳一般,火本就偏剛偏烈,因此最適合男人練了,如今太史慈將自己前生所修習的所有槍法都融入到“烈火五式”當中,雖然是竇海所授,但其實已經是太史慈的東西了,當然平日裏他舅舅看他練習的時候,他就隻練他教授的而已,不過現如今太史慈天資卓絕根本無需大人在旁指點。
整個早上太史慈都在練習‘火中取碳’,現如今他雖然還未修習任何玄氣,但是單靠肉體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就比一般人都要強上許多,一般他出門在外,就算有大齡的小孩見到他也不敢欺負他,因為他們都領教過太史慈的槍法,而不能光看這小子的年齡,那是會吃虧的,而且太史慈永遠是那副一臉人畜無害的樣子,更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
接近中午太史慈停止揮舞,將鐵槍狠狠插進一旁空地上,濺起不少石子,他開始盤膝坐在楓樹下,閉目凝神,如果從遠處看的話,可以看到太史慈身上有一股幾乎不可見的淡黃色的氣勁在他身上遊走,這便是‘皇古心經’帶來的好處了。
從他周歲起就開始修習‘皇古心經’了,正如燧皇所說這本書是他畢生最為精華的部分,記載了他從人到祖神的一個心路曆程,還有他對於宇宙萬物的感悟,以及數個神話時代積累下來的功法,蘊含了他所有的道則,並且太史慈還繼承了他的火種,如今那本源池裏的火苗比當初要盛上許多了,如今已經有指甲蓋大小了,而且可以從裏麵體悟到燧皇的感悟,如同身邊就有個燧皇這樣的老師一樣。
這‘皇古心境’一共有五個章義分為:‘初人’‘地穀’‘天闕’‘明神’‘帝悟’。
太史慈練習的自然是‘初人’卷,這卷其實修煉的最主要部分就是精、氣、神方麵的修煉,也就是最基礎的部分,若是沒有一個遠超凡人體魄的身體,就算有高深的功法也根本施展不出多少潛能來,他每天練完槍法以後都會默默運轉深刻在腦海裏的‘皇古心經’而且每次領悟後他都會吐出一口渾濁之氣,他知道這是積累在他體內的汙濁之氣,而且他能清楚感受到骨骼經絡的變化,如今他就算沒有修習過身法,也能蹬到十丈這麼高,而且真的跑得比兔子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