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吸散戶的血養肥自己
許多散戶賠錢後,都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感受:又上當受騙了!上誰的當受誰的騙呢?自然是莊家。不跟莊家走賺不到錢,跟莊家走又常常上當受騙,中國散戶隻能小心翼翼地玩著與狼共舞的遊戲!
對於莊家,散戶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沒有莊家的股市如一潭死水,波瀾不興;但莊家所賺的每一點利潤都十有八九是來自散戶的口袋。許多散戶跟在莊家的後麵想分到一點殘菜剩飯,但往往是手還沒有伸出去,自己身上的肉卻被莊家反過來割掉了一大塊。從某種意義上講,莊家是吸散戶的血養肥自己的,而莊家之所以能在股市裏翻雲覆雨,除了龐大的資金,更多的則是內幕消息,是與上市公司的勾結,是違規的操縱,對此,監管部門是否應該約束?法律是否應該製約呢?
在股市裏,按人市主體一般分為主力機構與散戶兩大陣營。主力機構便是人們俗稱的莊家,他們憑借強大的資金實力與信息優勢,影響或者操縱目標股甚至整個大盤的走勢。按理說,無論是莊家還是散戶,都是股市的投資者(雖然目前還含有較大成份的投機因素),應該是一條戰壕裏的“戰友”,應該攜手並肩,通過對他們投資的上市公司進行支持與監督,從而獲取對上市公司投資的利潤。但是,在目前上市公司普遍不進行利潤分配或者分配利潤遠不及銀行利率甚至反而還要不斷配股不斷增發新股的情況下,莊家和散戶隻能靠搏取二級市場的差價來獲利。而在二級市場裏的利益爭奪,基本上是一種零和甚至是負和遊戲。說其是零的遊戲,是因為贏家所贏的一分一厘都必然是輸家所輸的錢,說其是負的遊戲,是因為剔除高額的交易稅費後,贏家所贏的錢必然少於輸家的錢。
基於二級市場的這種“遊戲”特點,莊家和散戶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兩個“不共戴天”的利益群體,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利益爭奪戰。莊家想方設法甚至不惜與上市公司勾結,與股評家聯手,設圈套挖陷阱坑蒙拐騙散戶,最終達到從散戶口袋裏掏錢的目的;而散戶也在一些證券分析人士的鼓動與指導下打出“戰勝莊家”的旗幟,試圖在股市裏創造以弱勝強的獵莊神話。
然而,散戶雖然人數最多,奉獻給股市的資金總量也最多,但他們是像一盤散沙一樣存在著的。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莊家不僅資金雄厚,信息靈通,而且在政策法規不健全不完善的市場裏,他們與上市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與股評人士、新聞媒介有著難以言說的默契,因此他們在股市裏能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時而打壓指數,時而拔高股價,以此興風作浪,操縱市場,把股市搞得雞飛狗跳。在這場實力懸殊的較量中,散戶自然大多數時間都是戰敗者,雖然不排除他們偶爾也能從莊家的口袋裏搶過幾張票子,更多的時候則是他們被莊家誘入陷阱後任其宰割。
奇怪的是,雖然絕大多數中小散戶們都上過莊家的當受過莊家的騙吃過莊家的苦頭,從而也特別討厭莊家痛恨莊家,但他們卻又是那麼熱衷於追逐莊家,追捧莊股。因為在他們看來,隻有莊家才能啟動行情,隻有莊家才能拉抬股價。近10年來,中國股市的莊家們,也確實導演了不少驚世駭俗的“傑作”。“愛使”被炒到市盈率達1550倍,令所有專家瞠目結舌;沒有什麼價值的“寶安”權證從3元多一直炒到20多元,使搏傻理論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借收購題材“延中”大幅拉到70元,震驚大江南北的股民;驚心動魄的“界龍”一戰,把熊市牛股推到巔峰;而進入2000年,一隻兩年前才七八元的股票“深錦興”(億安科技)竟被炒到126元的高價位,成為中國股票拆細後的首隻百元股票,讓人如聽天方夜譚……
如果嚴格按《證券法》第71條不準操縱市場的規定,莊家是沒有生存空間的。但在目前上市公司缺乏投資回報的情況下,莊家在二級市場興風作浪已成為有目共睹的事實,無股不莊、無莊不惡成為中國股市的一個基本的特點,甚至有一些管理層精心嗬護的基金、大力培養的“戰略投資者”,也有異化成投機莊家的現象,或者說是正在“借鑒”莊家的瘋狂炒作手法。他們與散戶為敵,以二級市場的差價為爭奪的目標,從而導演了一幕幕誘騙與反誘騙、套牢與反套牢的“戰爭”。莊家想全吞散戶,散戶也想從莊家口袋裏掏錢,至於他們出錢投資的上市公司怎樣運作,為什麼年年隻配股卻沒有利潤,倒是沒有人去關心去過問了。以至有的公司欺騙上市但照樣過得有滋有味,有的公司弄虛作假照樣能配到股圈到錢,即使公司資不抵債了,莊家和散戶還在狂拉虧損五六元的股票……
雖然有《證券法》不準操縱市場的規定,雖然有管理層培育“戰略投資者”的政策,但真正要結束莊家與散戶的這種“窩裏鬥”,轉向共同獲取上市公司成長帶來的收益,顯然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一方麵是目前上市公司普遍效益不佳,不分配還尤可,大多數還變著花樣要配股要增發讓你反掏腰包,另一方麵在60多倍市盈率的市場裏,所謂投資隻能是經濟學家們的臆想。這就注定了莊家與散戶之間的戰爭還將繼續存在,作為資金量小信息也不靈通的中國散戶來說,要想在莊家橫衝直撞、興妖作怪的股市裏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並期望能從中賺到一些生活費、旅遊費或者孩子的學費,首先就得掌握與莊共舞的本領。財富從散戶口袋轉移到莊家賬上的過程中,莊家既沒有偷,也沒有搶。沒有一個莊家用槍指著投資者填單買入或者賣出,莊家唯一靠設置一個個或者讓你心動的陷阱,騙你高位接他手裏的貨;或者設置讓你恐懼的陷阱,逼你低價將手中的股票拱手送給他。因此,作為散戶,無論你跟莊還是不跟莊,都得認清莊家的嘴臉,識破莊家的騙術,以免自己落入莊家的魔掌之中。
一、認清莊家的嘴臉
莊家憑什麼做莊?
“莊家”一詞,其實是一個賭博術語。在賭博中,一些財力雄厚的人,以參與賭博之大眾為敵手,通過影響甚至操縱賭博結果而獲得厚利,這種人便稱之為莊家。而在股市裏,有些財雄勢大的大戶或機構也以市場大眾(主要是散戶)為敵手,通過各種手法影響甚至操縱股價的起落,以圖獲得巨額利潤。將他們比之於賭博中的莊家,自然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一般而言,股市中的莊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資金力量雄厚。像美、日等地的一些投資基金及對衝基金,是實力最為強大的莊家。他們能夠動用的資金可達天文數字,足以左右世界上任何一個股市的走勢。如在90年代初的香港股市大搏殺中,行情的發動者美國摩根·士丹利公司就投入了300多億港元狂掃港股,隨後入市的野村證券也投入了數百億港元巨資與之爭鬥。我國股市目前尚未對境外投資者開放,因此,我國股市上的莊家目前主要是一些個人大戶與機構。其中的大莊家能夠動用的資金可達數十億元,有能力左右股市大盤走向;中型莊家能夠動用的資金量可達數億元,可以左右某一板塊或某些個股的走勢;小型莊家的資金量則在幾千萬至一億元左右,隻能作個股行情或跟風炒作。二是以市場為敵手。莊家調動巨額資金殺向股市,其目的隻有一個:賺錢。而莊家要賺錢,其他投資者就要賠錢。因此,莊家從入市的第一天起,就必須要與市場作對,處心積慮地與其他投資者鬥智鬥勇,千方百計地將其他投資者的資金“搶”進自己的口袋。三是信息通暢。在個人大戶時代,大戶之間一般會形成一個個集團,集團內部的信息交流使這些個人大戶較一般散戶具有信息上的優勢。進入機構時代以後,莊家在信息方麵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這是由於:第一,許多機構都是公辦的,尤其是有些機構還是由國家機關出資興辦的。這樣,對股市有著直接影響的一些新政策、新規定,這些機構往往能夠未卜先知。如1996年5月1日降息前一個星期,滬深兩市的許多主力機構就似乎已經掌握了這一消息,開始大肆炒作以深發展為首的金融板塊,待到消息正式公布,這些主力機構已經開始借利好出貨了;第二,機構有能力建立專門的研究組織,對國家政策及上市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係統的調查與分析。近幾年來我國股市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幾乎每隻股票在利好消息公布之前,其價格都要大幅度上漲,有時其開始上漲的時間要較消息公布時間提前幾個月之久,這種狀況說明莊家早已預先分析或打探到了這些利好消息。資金及信息兩方麵的優勢,使莊家在與散戶為敵手的搏弈中,常常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
許多專家認為,新中國第一次有書記載的莊家行為是在1989年5月9日。當日證券公司把每股73元仍無人問津的2180股“發展”股票公開招標。結果大大地出人意料,一位方先生竟以每股120元全部購走。消息一出,轟動一時,“發展”股價也隨之節節攀升。不過由於恰逢“6·4”事件,發展股價未能升到120元,就掉頭下跌。為什麼方先生擺著73元的股價不買,偏偏要多花10萬元按每股120元去買呢?當時許多人想不通,認為這位方先生不是有點傻就是有點瘋,錢再多也沒有必要這樣發燒呀!沒有人想到,這實際上是一種莊家行為,是想借此拉高“發展”股價。
1990年3月,隨著深圳股票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莊家活動也興旺起來。由於種種原因,當時的莊家主要是在場外,在街頭,用大唱利好或利空等手法,來影響股價的升跌。
我國第一次莊家大兵團作戰,並永垂股史的戰役是深圳大戶聯手炒上海股票。1990年6月,深圳股票熱潮愈演愈烈,而上海股市卻毫無動靜。一群眼光獨到的深圳大戶,聯手攜巨資3000萬元奔襲上海,大肆購買股票,把上海股價炒得飛漲起來。這一戰役之後,莊家活動正式踏入交易所的大雅之堂,成為影響股市的一種重要力量。
莊家隻有在市場上打敗敵手,才能賺取盈利,否則也會虧損。因此,莊家在確定入市時機及炒作對象時,會非常慎重。市場沒有機會時,莊家會靜如大海凝光,在市場之外韜光養晦,任憑股市漲漲跌跌,毫不動心;一旦機會降臨,莊家又會如猛虎下山,奮勇殺入股市,掀起滔天巨浪。在他們手裏,稻草可以變黃金,黃金可以成狗屎,雞毛可以飛上天,螞蟻可以吃大象。特別是一些莊家為謀取自身的暴利,不惜破壞市場,製造大市的巨幅波動,甚至暴升暴跌。大部分莊家都利用內幕消息去做市,不少重要消息公布前,都有莊家先知先覺,股價都事先有異常變動。如1997年伊始,康賽集團、幸福實業、漢商集團、昆明五華等股票大幅上揚,升幅有的超過100%,其年終報表在3月份相繼出台,全部是高比例送配,無疑莊家很早就已得到這些內幕消息。另外,一些莊家在市場中采用“對倒”方式,誘使他人入盤,自拋自買,引起市場轟動效應,從而連續拔高,控製與操縱股價,以獲取暴利。可以說,當前莊家操作相當多地存在有法不依的現象,明顯違背了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嚴重損害了廣大散戶的利益。
玩騙術的高手
股票市場是個鬥智的市場,也是少數人掙多數人錢的場所。股市與軍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說,股市是沒有硝煙、沒有槍炮的另一個戰場,它的搏殺對象是多空雙方資金量的搏殺。
軍事需要用計,需要示假隱真,需要聲東擊西。股市同樣,莊家進貨絕對是“悄悄的幹活”,決不會在建倉階段就大喊大叫,告訴外界我要做莊某某股票,目標價位翻番,你們趕快跟我搶籌碼,等我拉高後你們賣出掙錢,把我套住,這樣傻的莊家恐怕古今中外都不會有。真正的莊家,他們一定是悄悄地進貨,慢慢地推高,等到快出貨時才大喊大叫:我們在做莊某隻股票,並力圖讓全世界都知道,此股目標價位在九天之上,白雲之間,誰能買到此股誰就能享受天堂吃仙桃的快樂。說來也怪,總有一些“聰明人”相信這個美好的故事,結果他們不但沒去成天堂,反而坐著翻滾過山車直達地獄。
設置陷阱欺騙散戶去鑽,這是莊家賺錢的絕招。一般來說,靠低位時,莊家設置陷阱,騙散戶感覺世界末日將至,自動自覺地斷臂斬倉,主動地把錢送進莊家的腰包;靠高位時,莊家則又設置陷阱,騙散戶感覺大市前途無量,海闊天空任它升,從而興高采烈地填單、刷卡,而他們則將手中炒得燙手的股票扔給散戶……莊家采用得較多的是利用技術圖形引誘中小散戶跟風,使其在股價高位追高入貨,而在低位時斬倉出局。他們有時憑借自身在交易手段、交易時間上的優勢,在股價處於高位時進行虛假交易。即采取對敲的方式,自己買自己賣,使成交逐漸放大,讓不明真相的散戶誤以為價升量增,價量配合良好而跟風追入;有時又在股價處於低位時,他們再次刻意打壓,使股價連續下挫以徹底摧毀散戶信心,引發散戶恐慌性拋售,或在低位時掛出巨額拋單,造成莊家出貨假象,使散戶拋出手中籌碼,而莊家則在低位撿拾大量的便宜貨。
軍事講究出奇致勝,韓信背水列兵置於死地而後生,諸葛亮列空城計,利用對手多疑從容退敵,這些都是出奇致勝的經典戰例。他們將最不可能變為最可能,將最不安全變成最安全。股市也是出奇兵的地方。1996年初至1997年5月份掀起了一輪轟轟烈烈炒作績優股的運動,四川長虹、深發展帶領績優高成長股,高奏凱歌攻關奪寨,深發展從6元漲到49元,中間還經過了十送十的送股方案,上漲了18倍多,連賣冰棍的老太太都知道買深發展,買績優股,其結果卻是深發展、四川長虹大幅下跌,至今也沒有爬起來;1998年主力莊家甩開被中小散戶廣泛認同的績優股,開始炒做並不被中小散戶認同的垃圾股,並起名叫“資產重組股”,醜小鴨立時成了白天鵝,股價坐著火箭衝上了天。這就是出奇致勝。但等人們都去買“資產重組股”時,許多資產重組股卻被ST甚至PT了,中小散戶搶到手的又是一個個燒紅的煤球。再一看,莊家們又去炒網絡股去了,把一隻隻過去那些五六元七八元一點也不值錢的股票變戲法似地推到了七十八十甚至一百元還不收手,把眾多的散戶看得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