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電的基礎知識(一)(1 / 1)

第一節 磁場

如果在一根永久磁鐵周圍的空間中,放一根能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將指向磁鐵。若將磁鐵拿開,磁針就轉回到它原來的位置,即轉向地磁子午線。由此可知,在磁針上作用著某種固定的力,這個力叫做磁力。

磁鐵、運動的帶電體或載有電流的導線,其周圍空間有磁力作用,這種空間稱磁場。

磁鐵各部分吸引鐵和某些金屬的本領是不同的,實驗證明,在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這兩端叫做磁極。其中,指北的一端叫北極,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極,用S表示。兩磁極之間,同極性相斥,異極性相吸。這種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鐵周圍空間的磁場來實現的。

磁場的形狀和強弱,常用磁力線來表示。在磁鐵外部,磁力線的方向總是從N極出發回到S極。而在磁鐵內部,磁力線由S極回到N極。因此,磁力線無頭無尾,不能中斷,構成一個閉合的環路。

異極性相吸時的磁力線分布,這時的磁力線像是有彈性的橡皮筋一樣,長度被縮短了。

同極性相斥時的磁力線分布,從圖可看出,磁力線互不相交,並具有互相向側麵排斥的特性。

磁力線的疏密程度,通常表明了磁場的強弱。在磁場強的地方,磁力線比較密;在磁場弱的地方,磁力線比較疏;在磁場均勻的地方,磁力線疏密均勻並互相平行。以上說明磁力線的根數與磁場的強弱成正比。

磁力線易於通過鐵和其他鐵磁物質。

為了進行磁場中各物理量的定性分析,首先引用磁通量這個物理概念。磁通量就是通過某一麵積內的磁力線數。磁力線既然是一根一根的線條,所以磁通量可以用多少根“線”來作單位。例如,若有一萬根磁力線通過該垂直麵,我們就可以說這個磁極的磁通量為一萬線或者稱為一萬麥克斯韋(簡稱麥)。麥是個基本單位,1麥就代表通常所說的一根磁力線。此外,磁通童還用韋伯(簡稱韋)作單位。

因為磁通量是通過某一麵積的磁力線總和,不能說明在這一麵積上磁力線分布的疏密情況,所以有必要引出單位麵積的磁力線數這個概念,叫做磁通量密度。

磁通量一般用字母P代表,磁通量密度一般用字母S代表。如果用S表示磁通量所通過的垂直麵積,那麼磁通量密度可寫成:

如果磁通量用麥作單位,麵積用平方厘米作單位,那麼磁通量密度的單位就是麥/厘米2。麥/厘米2—般用高斯來代表。

如果將一根導體通人直流電,並把磁針放在通電導體的附近。可以看出,當導體電流方向改變時,磁針轉動的方向也隨著改變,這表明通電導體周圍有磁場存在。

磁場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一定的關係,這個關係用右手螺旋定則來確定。當螺旋前進的方向與導體電流的方向一致時,螺旋旋轉的方向就表示磁力線的方向。為了幫助記憶,可以用右手握持導體,伸直拇指,使拇指指向電流的方向,其餘四指圍繞的方向就是磁場的實際方向。

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把導線一圈繞成圓筒形線圈,這種線圈叫螺線管.當電流通過螺線管時,也會產生磁場,其磁力線的分布情況。它和條形永久磁鐵的磁場分布很相似。

螺線管磁力線的方向,同樣可用右手螺旋定則來確定。此時,用右手的四指握持線圈,四指指著電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便是磁力線方向。

從物理意義上可以理解,螺線管內通過的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所產生的磁場便越強。也就是說,磁場的強弱(即磁通量密度S的大小)決定於通過的電流/和線圈匝數見或者說磁通量密度與爪的乘積成正比。電流和線圈匝數的乘積稱為磁動勢(簡稱磁勢),它的作用是產生磁力線,建立磁場。磁動勢的單位為安培匝數(簡稱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