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四年,長安。東宮上下雞飛狗跳,亂成一片。李建成長子,太原郡王李承宗一病不起已有十數天。
皇宮禦醫全都束手無策,眼看太原郡王就要一命嗚呼。
李承宗,武德三年六月被唐高祖李淵封為太原郡王。這才剛剛半年就有如此大禍,迷信一點的說法就是李承宗自己沒有大富大貴之命,受不得天恩。
曆史上也是如此,太子李建成長子,早卒。
夜晚,當大家都匆匆睡去的時候,負責照看李承宗的小宮女被嚇的大驚失色。一路上狂奔,嘴裏大喊道:“太原郡王斃了,太原郡王斃了。”
李建成和太子妃鄭氏剛剛躺下,就聽到外麵大喊李承宗斃了。
東宮大晚上的,又是一陣大亂。
鄭氏聽聞李承宗死了,臉上露出了一閃即逝的笑容。長子不是嫡出,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再說,沒了李承宗,自己的兒子李承道便是事實上的嫡子長孫,未來大唐名正言順的皇帝。
想到這些,鄭氏笑一笑也就無可厚非了。
來到李承宗殿中,鄭氏本想好好表現一下慈母的角色。她剛剛撲倒李承宗床前,準備大哭一場悼念亡兒時。
突然,李承宗把眼睜開了,一手扶著腦袋,身子慢慢坐起,嘴裏還嘟囔著什麼,過了會又暈了過去。這一下,把一屋子人都嚇得不輕,鄭氏更是當場嚇暈了。
李建成連忙讓人把鄭氏抬下去,對著禦醫吼道:“你們到底會不會看病,今日之事你們要是解釋不了,都不用活著出去了,免得庸醫誤人。”
“臣等有罪”一眾禦醫急忙跪下,太子李建成的話雖然不好聽可他們也得受著不是!再說了,從某種程度上李建成還真是蠻客氣了,你們治不好我孩子的病我沒說什麼,你們說我孩子死了我也沒說什麼,但是這死了又活了還把我老婆嚇暈了,這我就不能不說點什麼了吧?
一個年老禦醫上前再為李承宗把脈,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一臉茫然。
李建成一邊看著,問道:“到底怎麼樣了。”
禦醫道:“太原郡王脈搏平穩有力,再無重病之症。”
李建成聞言再三找禦醫確定,方才說道:“你們也算有功,下去領賞吧。”
“多謝太子殿下。”
床上的李承宗卻還在掙紮,臉上雖無表情,腦海裏卻是翻江倒海。
第二日,正午時分。
李承宗一大早就醒了,大病初愈。李建成讓他好好在殿裏休息。
“這都什麼時候了,玄武門之變啊!到時候全家死光光,永遠都可以休息了。”李承宗心裏念叨著。
李承宗出了門口,又忍不住罵道:“院長啊!院長!你說你那麼大一學問的人,你給我起個什麼名字不好,起個李承宗。現在好了就算躲過了飛機失事,我卻要麵對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屠刀。”
其實,李承宗並不知道玄武門之變具體的時間和經過。他一個理工科畢業的大學生,曆史知識實在淺薄了一點點。
李承宗走著,卻看到一匹快馬飛奔而至。馬上的人,很是眼熟似乎昨天晚上的記憶裏對他有些印象。
“小子,聽說你昨天差點死了,又被那幫子禦醫給拉回來了,是不是?”馬上說話的人,矯健英武,劍眉星目,赫然便是齊王李元吉。
“拜見齊王。”周圍的奴婢齊齊說道。
李承宗也不傻,忙躬身道:“小侄拜見王叔。小侄昨日卻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全賴宮內禦醫才能活過來。”
李元吉道:“沒事就好,你大病初愈,還是回去好生修養。”
李承宗心想:“真不愧是好兄弟啊!就連說的話都一樣,語氣神態都那麼相似,怪不得他們倆能死一起。”
李元吉拍馬而去,李承宗看著那匹馬,忽然問道:“那馬怎麼沒有馬蹄鐵。”
朱能立刻湊上前,道:“王爺,馬一直都是這樣,奴才不曾知道什麼是馬蹄鐵。”
李承宗回頭一看,是一早起來就跟在他身邊的胖太監。其實,大唐年間肥胖是富貴的象征,開玩笑飯都吃不上的老百姓,你上哪胖去。
“你叫什麼來著?”李承宗假裝忘記了似得。
“王爺,小的叫朱能。”朱能一臉笑嘻嘻的答道。
李承宗起興道:“你別叫朱能了,我給你改個名字吧。”
朱能連忙跪下,頓時淚流滿麵,帶著哭腔說道:“謝王爺賜名。”自己待在太原郡王身邊三年了,終於得到郡王賞識了,以後我看這宮裏誰還敢欺負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