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小僧(1 / 2)

“阿彌陀佛,小僧虛空。”藏經閣中一個唇紅齒白的少年正笑著看著一個蒙麵男子,此人雖然服飾發型和漢人相類,但是麵容卻和尋常漢人略有不同,看上去倒是和契丹人很是相似:“想必先生就是蕭遠山蕭施主了。”

“你是何人!”蕭遠山少年學藝,雖然粗淺卻勝在天賦驚人,當年被中原高手圍剿之時也不曾落在下風,更是一怒殺人,幾乎斬盡伏擊的高手。後來偷入少林寺強學少林七十二絕技的袈裟伏魔功增進功力,又以無相劫指、般若掌增進,而後求學伏魔杖法已經曆時二十餘載,少林大小高手亦不曾發現,今日卻被一小和尚叫破,蕭遠山怎能不驚。

小和尚依舊笑麵相應道:“小僧虛空,不值一提。不過蕭施主的事情小僧卻知道一些。”

“你知道什麼!”蕭遠山想要近身卻發覺小和尚若即若離,立刻了然:“原來小和尚學的是大挪移的身法。”

話音未落小和尚已經欺身上來,兩掌相對蕭遠山不禁色變。

掌力相交才讓蕭遠山感受到小和尚一身功力精深無比,少林童子功是一回事,又習有易筋經,甚至身兼金剛不壞體神功。蕭遠山雖然功力深厚卻也終究比不得小和尚一身少林精純內力,強在量卻弱於質,想要拿下小和尚怕是一時半刻難以建功。想到此處蕭遠山轉身就要走。

“蕭施主留步。袈裟伏魔功大陽大剛,般若掌又需足夠的佛學知識方能駕馭,否則走火入魔隻在一瞬,蕭施主還請留意。另外,冤冤相報何時了,蕭施主一家的事情小僧略知一二,蕭施主追究幕後黑手自然無不可,但是對於他人還望手下留情。”

蕭遠山背身立定,聽完他的話之後才一躍離開,雖然龍行虎步倒是無甚動靜,也無怪乎這些年來除了那位天下第一人之外無人得知。

待到蕭遠山離開之後小和尚才將他遺落的經書重新歸納於書架之上。

“遇見那位蕭施主了?”

小和尚回過頭去正是一個掃地老僧,速速行了一禮:“阿彌陀佛,虛空見過老師。”小和尚的麵容表情都沒有半分對付的意思,誠懇的很。

“不必叫我老師,你有心向學,又胸有溝壑,品端德正,更是我大宋皇脈,他日你出少林之後隻要不負這一身所學就不枉我的一點教導。”

“小僧明白。”

藏經閣裏依舊寂靜,老僧掃地,小僧理經,這一幕從五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如今已經是小和尚入山門的十年了,當年的孩童如今已經成了少林這一代的絕頂天才,修習雜阿含經,身兼六門少林絕學,一身實力精純無比,怕是用不上幾年就是武林上的一位風流人物。

這幾年來虛空跟隨掃地老僧修行武學,原本就聰慧異常的他靜心凝神打磨的武藝更是愈發精深,年不過十六就能和放之武林的兩位高手慕容博和蕭遠山對上幾手,隻是這一份功力就讓人驚恐,若是他年出少林,三十上下怕就是天下間屈指可數的高手。

可是精修功力也是不成,總還要些實戰經驗。老僧不便出手,慕容博和蕭遠山就成了小和尚練手的目標。自從見麵之後一年時間裏小和尚和兩人交手五十七場,當中慕容博二十七場,蕭遠山三十場。

一開始小和尚隻能支撐一二,逐漸也算是能和他們分庭抗禮。

要說兩位當年在江湖上一個名滿天下,一個雖然沒什麼名氣卻堪稱一戰成名,兩個人就算現在踏入江湖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高手。在少林裏偷學武功,如果是被少林首座、掌門打敗也算是麵子上過得去,卻被一個十來歲的小家夥逼的全力以赴那就是丟了麵子的事情。

偏偏小和尚還拿兩人說事,對著慕容博是誇讚一番之後鄙夷慕容博出身名門卻和蕭遠山這個契丹人不相上下,而對蕭遠山則是諷刺至極,說他和慕容博兩個人最多算是不相上下,報仇是遙遙無期。

兩個人一個好麵子,一個要報仇,就算是知道小和尚是意圖不軌也不免想要探一探對手老底,便借了小和尚的手試一試對頭的手段。這麼一試已經是一年之久,小和尚借著兩位高手的手段悉心打磨一身純陽功夫,更是在半年之前將一身童子功修到了頂峰,易筋經小成之餘就連金剛不壞體這門由外及內的功夫也修成了三分道行,

內功精純,外功剛硬,腳下大挪移步法,用的卻是天下第一的光明拳。兼修六大絕技實際上也不過一內功,一外功,一身法,一拳法,童子功為少林各門功夫之基,雜阿含經講究兼容並蓄,說到底小和尚一身功夫能在少年時候打磨精純不僅僅是因為他天賦秉異,還因為他之所學不求雜,但求精,一身功夫至陽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