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奴隸之路(一)(1 / 2)

艦隊到達孤島可以說是九死一生,但他們離去的時候卻是一帆風順。海神之子沒有再出現,大海也沒有發怒。一切看上去很正常,但是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絲恐懼,莫名其妙的恐懼,這個恐懼好像是來自於天地之間。

有的人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別人越痛苦他們就越高興。艦隊上的士兵就是這樣的人,麵對恩重如山的人,他們選擇報答痛苦。

他們把孤島上的人監禁在了一個很小、很亂、很髒、很陰暗的牢籠裏,牢籠的正上方就是甲板,牢籠內除了奴隸什麼都沒有。沒有廁所,無論女人還是男人大小便隻能在眾目睽睽下進行。所謂的飯,就是士兵不定時的把泔水往牢籠裏倒,這就是他們給恩人的‘飯’。太陽以前對他們來說是用來膜拜的,但現在來說太陽是他們咒罵的對象。如果甲板沒有打開,那裏就是陰冷的,冷的刺骨;如果甲板打開了,那這裏就是一個被烈火燒著的鐵鍋,分分鍾把雞蛋烤熟。更讓人發指的是士兵們想吃肉了就找一個嬰兒,像烤羔羊一般烤著吃。牢籠裏有人死了,他們就先把死人的血放幹,把凶猛的魚引來後,就給死人身體上塗上劇毒扔到海裏。要是有人病了,士兵的處理方法和處理死人差不多,隻是不把血放幹,這是為了確保病人活著掉入大海,然後士兵們就很享受的聽慘叫聲,在他們的耳朵裏這就是天籟之音。

在這段豬狗不如的日子裏,唯一能讓李諾短暫的忘記痛苦的就是老人給他講過的故事,這裏麵最有趣最讓李諾向往的故事就是老人沒有講完的那個故事——飛尋山,五元。

李諾很多次把自己想象成五元,他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五元厲害,而是因為的性格。五元是一個很奇怪的人,你說他是個君子?肯定不是。你說他是個小人?絕對不是。你說他是個好人?也不是。你說他是個壞人?更不是。唯一能描述他的詞就是——猛人。

什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他的眼裏就是一個屁。李諾覺得五元就像一條船,一條無人駕駛的船,飄蕩在浩瀚的大海上,能飄到哪裏五元並不關心,他唯一關心的就是他的‘心’。他對對和錯,正義與邪惡的區分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理論,在他的眼裏甚至可以說沒有對和錯,沒有正義和邪惡。

巨艦終於靠岸,牢籠上的甲板打開了。

陽光不似以前那樣毒辣,因為士兵在牢籠上搭起了一個很大的遮陽傘。他們這麼做當然不是為了牢籠內的奴隸,而是為了讓買奴隸的老板有一個好的環境欣賞他們的奴隸。

半天的時間就有一百多個人到巨艦上看貨,這一百多人穿的都很講究,不過怎麼看這些人都是道貌岸然的禽獸,講起價錢來更是禽獸不如。

奴隸賣完了,他們從孤島上掠奪來的貨物更是被瘋搶一空。艦隊起航,他們要回到孤島上掠奪榨取更多的東西。艦隊再次出現的時候是三年以後了,艦船上除了屍體什麼也有,因為他們找不到那座孤島了,但他們不想放棄一座就在眼前的金山,最後他們死在了自己夢中的金山上。

奴隸交易市場很大,很繁華,到處都是奴隸販子,到處都是奴隸。強壯的奴隸被扔在了深坑中,脖子上套著鐵鏈,腰以下被埋在了沙子中,就這樣奴隸販子還是不放心,緊緊地盯著他們生怕跑了一個。女人和兒童的待遇就好一些,被繩子一個接一個捆在一起,站在平地上等待買主。李諾活了下來,成為了一個奴隸,他是被艦船上的士兵當饒頭送出去的,所以他的價錢還不如一隻豬一條狗。

李諾看到了外麵的世界,這是老人給他的第一個夢想,但是當夢想照進現實時他的夢碎了。他想回去,回到那個他曾經鄙棄的地方,回到那個他曾經想逃離的地方。

他回不去了,李諾開始憎恨這個世界。但是所有的恨最終都化作了無奈,然後變成了忍耐,最後開始接受,接受現實的世界,接受現在的處境,接受奴隸的身份,接受自己對自己的催眠……

“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是大聖人孟子說過的一段話,沒有人能駁倒這段話。天將降大任於李諾了嗎?天知道。不過有一點時可肯定的,和李諾的遭遇相同的人太多了,難道天也給他們也降了大任?是的,天地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誰能經受住天地的考驗才能擁有經天緯地的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