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驍勇藤甲兵(1 / 3)

當藤甲兵過河之時還受到了一點阻擋,但是,沒有一盞茶的時間,就見到漢軍開始後退,兀突骨見狀不由大喜,立即催促大軍疾行,想要一舉幹掉漢軍的前鋒。

“關將軍,大事不好!藤甲兵尾隨而來,而且,城內的八納洞之兵也開始出城接應!”華雄看到敵軍緊追不舍,立即讓親兵前來送信。

“嗯!”關羽稍一沉思,立即抬頭道:“讓龐德率軍在側麵掩殺一陣,我們中軍先退!”

“是!”

卻說藤甲軍過河來,此時漢軍正在華雄的掩護下急速後撤,但是,華雄手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朵思大王的手下,因此戰鬥力不強,再加上城內的敵軍開始集結,所以,華雄也隻好下達了後退的命令。

但是,有了這麼好的機會,兀突骨又豈能放過?所以,他立即派兵加速追趕。

正在行進間,忽然,側麵金鼓大震。龐德引兵出迎。但烏戈國的藤甲兵已經席卷而來,漢軍虎騎的弩矢紛紛出手,可是,那些尖銳的弩矢到敵軍的藤甲之上,皆不能透,全部落於地上,而且,虎騎的大刀砍下,也不能傷到敵人。

如此一來,漢軍無法抵擋,隻好紛紛後退,而藤甲兵則緊追不舍。

這一仗下來,一直打到三更時分,漢軍傷亡慘重,所幸後軍沒有受到牽連,可是,藤甲軍的傷害卻是微乎其微。

按下營寨。關羽立即聚將研究對策。

正在大家焦頭爛額之時,斥候稟報,馬超的中軍已經趕到。而且,輜重隊也跟著來了!

這可是個好消息!前段時間關羽的大軍都是在孤軍作戰,供給一點也不及時,兵器、盔甲損失嚴重,現在好了。輜重隊一旦上來,自己的裝備就可以得到及時的補充。

“輜重隊上來了?”諸葛亮聞言立即大喜。急忙起身叫道。

“怎麼?”關羽見到他這麼興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找到了破敵之法,於是轉頭問道。

“嗬嗬!隻要是輜重隊上來,我就有辦法破敵了!”諸葛亮胸有成竹地說道。

“那好!下麵就請軍師安排一下!”關羽點了點頭。

“不急!”諸葛亮微微一笑,“等我出去觀察一番再作計較!”

“嗯!”關羽點了點頭。

諸葛亮立即帶著一眾侍衛、楊鋒、朵思大王等人朝著北麵山穀的偏僻處走去。遍觀附近地理,走到山險嶺峻之處,馬不能行,諸葛亮就讓人棄馬步行,繼續往前走。

走了一會,終於走到山前。隻見山中一條峽穀,形如長蛇,兩側皆是光峭石壁,並無樹木。唯有中間一條大路。

諸葛亮轉身問朵思大王:“此穀何名?”

朵思大王也不知道,隻好問身邊的親隨,有個人倒是知道,於是說道:“此處名為盤蛇穀。出穀則通三江城大路。”

諸葛亮聞言大喜,不由歎道:“此乃天賜吾成功於此也!”遂回歸舊路,上馬歸寨。

此時,寨內眾將已經齊集,於是。諸葛亮立即吩咐龐德道:“給你五天時間,你帶一萬士兵把住盤蛇穀兩頭。攜帶火油、黑油彈,如此這般……依法而行。倘有任何人走漏。定按軍法從事!”

龐德立即受計而去。

諸葛亮有對華雄吩咐道:“你去盤蛇穀後,在三江城前的大路口如此守把。所用之物,克日完備。”

華雄也受計而去。

又喚馬超道:“你立即引本部兵去三江城下下寨,如烏戈國蠻兵渡水來敵,你便棄了寨,望白旗處而走。限五天內,要連輸五陣,棄五個寨柵。若少輸一陣,定斬不饒!”

馬超作為大將軍,聞言自是心中不樂,但是,諸葛亮乃是劉辯親封的軍師,在這行軍布置的當頭,就連關羽也要惟命是從,自己當然不敢反對,隻好怏怏而去。

孔明又喚馬岱另引一軍,依所指之處,築立寨柵去了;又令楊鋒、朵思大王引本洞所降萬人,按命令行事。各人都依計而行。

卻說烏戈國主兀突骨剛剛帶兵回到對岸,就聽說漢兵又在三江城下立起營寨。

兀突骨立即命令二名俘長引藤甲軍渡河,來與漢兵交戰。

馬超心想,自己就算要敗也要有敗的樣子,一箭不發、一刀不砍,就拔腿走人,那也太沒麵子,有損他在軍中的光輝形象。言念及此,手中長槍一揮。馬超大聲呼鬥,衝將上前。兩軍相遇,刀砍箭,打得好不熱鬧。

怎料漢軍中的弩箭到了藤甲兵的藤甲之上,皆不能透,落在了地上,刀砍槍刺更是有如隔靴撓癢一點用也沒有。一名膽子頗大藤甲兵,張開雙臂,任由對麵的一位漢軍士兵來回砍了三刀。看著那兵士一臉茫地表情,對方不由哈哈大笑,右手大刀一揮,刀光一閃,那漢軍兵士的人頭便飛了出去。

馬超此時正在和奚泥交戰,已鬥了十來個回合,此時用眼角餘光一瞥,見此情景,不禁長眉一皺,他原先聽諸葛亮說起藤甲兵厲害時,還有些不以為然,此時親眼所見,當真是不服不行。又略鬥片刻,這才佯作不勝,撥馬便走,招呼軍馬撤退閃人。

蠻兵也怕有埋伏,所以,隻不過追殺了十餘裏,就停下了腳步,他們一麵派兵回去向兀突骨稟報,一麵派兵四處查看,但是周沒有什麼動靜,便回軍在漢軍的棄寨中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