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原話傳達。
他很清楚,當前這個形勢,的確危急萬分。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他這個老奴,而是陳玄禮、唐玄宗。
陳玄禮本是忠於皇帝的,但再怎麼忠誠,也不如保命重要。隻要楊貴妃活著,將來她早晚會報仇,自己必遭毒手;如果自己必定會被這個女人害死,還有必要對皇帝如此忠心嗎?
陳玄禮對皇帝的忠誠,有個前提,就是楊貴妃必須死。貴妃不死,玄禮難忠,說不定徹底反了玄宗,也非不可能。
如果陳玄禮連皇帝一塊反了,那麼,作為皇帝老奴的高力士,斷然不可能有生路的。即便和陳玄禮關係再好,他為了免除後患,也會殺死你。
所以,這個時候,無論唐玄宗還是高力士,都命懸一線。而這條線,就在於陳玄禮能否繼續忠於皇上;陳玄禮忠於皇上的前提,就是貴妃的那條命,得交給陳玄禮、交給禁衛軍。
想到這一點,高力士內心有種深深的恐懼。萬一皇帝不殺貴妃,陳玄禮被逼上絕路,那可就完了:他即便沒有膽子直接殺掉皇帝,也會狗急跳牆,挾持皇上,殺楊貴妃,投靠太子,讓太子登基(太子對皇帝早有不滿,這從他後來擅自稱帝就看得出來)!或者,他不敢投靠太子,因為太子也可能以挾持皇帝的罪名殺掉他,那麼,他就隻有一條路了——把唐玄宗作為獻禮,投奔安祿山!
局勢一旦那樣發展下去,可就複雜了;皇帝和幾位大臣的性命,就都懸了。
不僅高力士看到了這一層,唐玄宗身邊僅剩的兩三位大臣,也很清楚。皇帝老兒自己的小命都掐在禁衛軍手裏,還想保住貴妃,可能嗎?
大臣紛紛跪下,懇求賜死貴妃。下跪的人中,就有高力士。
再英明的君主,在女人的問題上也會失去判斷力。臣子對形勢看得清楚,隻有唐玄宗,還心存幻想:
“貴妃無辜啊。她一直住在深宮,楊國忠謀反,她怎麼可能知道?怎麼可能參與?”
高力士聽到這裏,大概是要歎口氣的。他歎息的,不是楊貴妃的性命,而是唐玄宗到現在還心存幻想:
“陛下啊,依現在的形勢,你我君臣的生死,就在一念之間。貴妃當然無罪,可是,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貴妃如果依然留在陛下左右,他們怎麼可能放心?陛下如今身處亂世,就算躲過這一劫,如果禁衛軍不忠了,又如何在亂世中保全?”
高力士這番話,發自肺腑,出自真心。他知道,如果說服不了皇帝,那麼,死的就不僅僅是皇帝和貴妃兩個人;大唐的政治格局,也會發生翻天覆地、令人膽寒的變化。
門外,喧嘩如潮,群情激憤;屋內,臣子磕頭如搗蒜。罷了,罷了,玄宗知道,無論如何,貴妃的命是保不住了。
他揮揮手,讓高力士處置此事。高力士帶了兩個太監,來到後院。楊貴妃早已嚇得花容失色,懇請再見玄宗一麵。高力士哪能答應?真要見了麵,恐怕玄宗又不忍心了。他手一揮,太監一擁而上,在佛堂之內,將貴妃縊死。
這個被高力士選中,享盡榮華富貴的女子,同樣是在在高力士的手中,淒慘死去。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