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國,筆名高了高,淄博市作家協會、淄博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養生文化、曆史研究者,出版各類作品8部,曆史小說《唐朝那層窗戶紙》獲淄博市文藝精品工程獎。歡迎出版社、出版公司同仁聯係QQ:664545044】他不僅“富”,而且“貴”。在中國人眼中,“富”了不等於“貴”,當了官、有了“身份”,才叫“貴”。
論財富,他“資產殷厚,非王侯能擬”,普通王侯,都無法望其項背,可見其富;他從事的職業,最高一般隻能到三品,他做到了一品,史上少有。
既“富”且“貴”,已令人羨慕;他居然還沾了個“壽”字。享年79歲,就當時的人均壽命而言,可謂長壽。
他權傾一時,一度影響朝政,卻沒留下“惡宦”之名。史官除了對他的出身不齒,卻找不到他胡作非為的證據;我們能看到的,是他在某些關鍵時刻力挽狂瀾,與皇帝宛若肝膽。不過,獨特的出身,總免不了讓他在一些場合成為醜角,成為曆史的點綴和笑料,尤其在遇到李白這種史家高看一眼的人物之時。
他侍奉過武則天、唐中宗、唐玄宗,經曆四次宮廷動亂(革周複唐、誅武三思、誅韋後、滅太平公主)、一次戰亂(安史之亂),均安然自保、毫發無傷。
是他發現了楊貴妃,把這個女人送上天堂;也是他殺死了楊貴妃,親手將其送入地獄。
他武功高強,箭法高超,百步穿楊。
他出身豪門,祖上皇家血統,母親乃隋朝高官後代。如此“豪華”血脈,10歲時離奇被閹;被閹倒也罷了,居然又被“販賣”。
官場險惡,曆經動亂,他遊刃有餘;權勢顯赫,伴君如虎,他從容不迫,青史留名——而且是宦官史上少見的忠名。
眾所周知,曆朝曆代,做了高官、紅人的太監,大多背負一世惡名,下場悲慘。
他偏偏例外。
他的一生,充滿了疑團,充滿了傳奇。
這個人,正是高力士(684年-762年)。
其實他不姓高。
一“七星宦官”若浮萍
兩京作芹賣,五溪無人采。
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
(據《舊唐書·高力士傳》)
一個人會寫詩,沒什麼奇怪。
如果寫詩的是一位武林高手,就有點奇怪了。
武林高手如果氣勢如虹,如嶽飛寫出《滿江紅》,也沒什麼奇怪。
可他寫的是薺菜。這就有些奇怪了。
隱居山林的高手,寫寫薺菜,也沒什麼奇怪。
可他卻是大唐最有影響力、品級最高、名氣最大的宦官、政客,一生大開大闔、波瀾壯闊。
沒錯,這首詩的作者,正是高力士。
這首詩大約寫於760年,高力士77歲,正在渡過他的流放歲月,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
在流放地巫州(今湖南境內),他的身份,已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跌落為一介草民,不得不自己開園種地。他發現,巫州這地方,田野間薺菜遍地,卻無人去采。想起京城長安、東都洛陽這些繁華都市人們搶購薺菜的情景,不由大生感慨,便有了這首“詠薺”詩。
高力士能有如此感慨,實在是觸景生情。從官居顯赫、趾高氣揚,到人們避之不及、仿佛瘟疫,似乎隻有一步之遙;這不正是薺菜“兩京作芹賣,五溪無人采”的寫照嗎?隻是“氣味終不改”,自己對皇上的忠心,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