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蠶膿病病原體--膿病濾過性病毒--的研究,我所已開始工作三年,其中關於本病毒對多種理化學刺激的穩定性(抵抗力)試驗,大致已告完成。由於穩定性的測定,是防病消毒的基本依據,是生產技術上所迫切需要了解的,所以先將這部分的成績和關於撲滅膿病的蠶室蠶具消毒方法的研究,合並寫成本報告。
為了說明本試驗中,所用方法的理論根據,先將有關膿病病毒的基本性狀,簡述如下:
1. 濾過態病毒:我們常用BerkefeldV管,將膿病蠶的血液或組織磨碎液(去消食管),於一定技術操作下加以濾過。濾液中含有本病毒,用添食或注射等方法接種均能使蠶傳染發病。但它的穩定性很小,稍加刺激或短期存放就失去致病作用。
2. 多角體:病蠶的血球,及其他許多組織的細胞核中,發生大量多角體,細胞破損即浮遊於血液中,使血液非常渾濁。我們根據多種試驗觀察,確認多角體是膿病濾過性病毒的另外一種存在形態;它是一種結晶體,可能是由於很多病毒集合起來形成的。它進入蠶的胃中,經胃液溶解後即能使蠶感受發病。但將洗淨了的多角體注入血液中,不能使蠶傳染發病。它是膿病病毒的一種耐久形態,可以多年保存,穩定性很大,較難撲滅。它是我們消毒的對象。
根據上述膿病病毒兩種存在形態的特性,在本試驗中不論穩定性或消毒法的效力鑒定,均采用添食接種法。
又因食下傳染率蟻蠶最大,稚蠶次之,壯蠶很小,故供試蠶均采用蟻蠶。
以前有許多學者做過關於膿病病原體的抵抗力或消毒效果等試驗,由於大都采用壯蠶注射法來鑒定效果,而這種鑒定法,可說對多角體的穩定性和消毒力是不可能接觸到的。因此我們認為我們所做的試驗,是有其必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