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紙婚約千裏赴(1 / 3)

愛恨情仇皆由心起,這世上本就沒有誰對不起誰,也沒有所謂的公平,當你勘破這一切,才驚起。緣,才是一切的起點亦是終點。

一年前,她還是安塞國的玉安公主;而現在,她卻是寧王府上的王妃,他寧卓王爺明媒正娶的正妃。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一年來,玉安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又經曆了怎麼樣一番痛徹心扉的情感交錯。玉安公主原本以為,許是上天垂憐,終於有一天,讓她遇見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隻是,世事難料,縱然古今,隻因一個緣字便困了多少英雄豪傑、名人誌士,她一介女流,又何德何能使得如此輕易便勘破那份“緣”。

她千裏迢迢被迎親的隊伍送進了那個她僅僅是一個月之前才知道存在的大寧國。

大寧國疆土不大,相比於遼闊的安塞國來說實在是無法相提並論,安國主之所以肯將他示若掌上明珠的玉安公主下嫁到大寧國,至今仍是不被他人所知。

大寧國上下舉國歡慶整整三日,陣勢之大相對於君主娶妃有過之而無不及。玉安被迎進大寧國那日便是他們兩人的吉日良辰,不待休整便身披紅袍、頭頂重達幾斤的金玉皇冠拜堂成親。那日,玉安隻覺得有十幾個人圍在自己身邊前後忙碌,卻不曾瞧見一位主事之人。

喧天地的鑼鼓,熱鬧的呼喊,炸響的炮竹……終於都漸漸遠於耳。

玉安被送進了寧靜的寧王府,身邊隻剩下一個從小跟在自己身邊的貼身丫鬟翡兒。送親的隊伍任務完成,不待停留,便歸返安塞國。

寧王府沁園齋。

“小姐,翡兒偷偷幫您瞧了,咱家駙馬高大挺拔、氣宇非凡,一見便知是有副耿直心腸。小姐莫怕。”

玉安從外貌到性子都是隨了她母後於氏七八分,被她母後從小教導得溫婉如玉、知書達理且不說,琴棋書畫更是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樣樣精通。翡兒從小便隨著玉安跟在安賽國國母身邊,耳濡目染自然也比尋常丫鬟懂得多得多。隻是,玉安那性子,翡兒卻是學不來。

“翡兒,莫要瞎說。”玉安藏在紅蓋頭下的臉竟是瞬間如同被那蓋頭染了顏色般,緋紅嬌嫩得仿佛輕輕一捏就能滴出水來。

翡兒偷偷吐吐舌頭,也不再多說,扶著她家公主的身子往榻上靠了靠,又整理好玉安的衣襟才重新立在一旁,開始不安分的打量起她主子今後要生活的居室。

沁園齋是王爺府上除卻靜心齋最大的院落,而靜心齋便是寧王爺平日裏處理公事的地方,那裏除卻寧王爺和他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侍從外,就算是王爺府的管家都無權進入。

沁園齋建造得很典雅,處處散發著一股子清新又不失莊重的味道。樓亭小榭,荷花小渠,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整體顯得格外大方,同安塞國的不屈小節,金壁輝煌不同,這裏從布局到景致都透著份精致,令人賞心悅目。

這些,之前的玉安必然還是不知道的,隻是作為寧王府未來的女主人、寧卓王爺的準正妃,路途上早有管家將王爺府的大小細密一字不落的告知過玉安,也算是為玉安提個醒,雖貴為大國公主、未來的王妃,卻也不好剛剛進門就觸犯王府多年來的規矩。

其實,玉安對下嫁到如此小國並不反感,一來是覺得無論國家大小,隻要擁有一個好的君王就比任何都強得多;再來是認為人無貴賤,隻是各盡所責,既然她身為一國公主便理應為國效忠,盡自己綿薄之力。

玉安聽著翡兒小聲在自己耳邊嘀嘀咕咕的描述她親眼看到的王府布局,心下好笑,這丫頭就是那般急性子,待王爺來揭下蓋頭,自己看不就是了嗎,又怎差這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