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在上甲板布置了副炮和防空炮等輔助火力,泰坦號的主要武器是前四後三布局,裝備著160磅主炮的七座單管炮塔,並且應用了液壓輔助裝彈裝置和助力轉向設備。單從目視的外觀效果來看,泰坦號與舊世界那些從一戰發展到二戰時期的經典戰列艦沒有多少差別,船體中部一樣頂著巨大的煙囪。大型蒸汽機驅動的螺旋槳取代了風帆動力,一次性的火箭式發動機保留下來作為戰術選擇的備份。
趕到船廠準備主持下水儀式的羅正道與隨行人員在船塢裏仰望著充滿了力量感的龐大艦身,這條巨鯨般的龐然大物令觀眾們情不自禁地摒住呼吸,長久凝視著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屬光澤的鋼鐵巨獸。
“完成舾裝要多長時間?”
穿越前也沒機會在如此近的距離欣賞一艘戰艦,舊世界碩果僅存的幾艘戰列艦都在國外,羅正道雖然不算窮人,他也不是那種喜歡四處旅行的人,隻能透過視頻和圖片來了解這些曾經稱霸地球海洋的大型兵器。
聽到國王的問話,工程負責人謹慎地計算了一下,回答說道:
“假如一切順利,需要六個到八個月,加上海試三到六個月,最快在一年後您就可以乘坐這條巨艦去教訓綠皮了。”
深知海軍建設的艱難,羅正道可沒有急於求成的毛糙想法,笑著說道:
“嗬嗬嗬嗬,別急著高興,泰坦號用的新技術太多了,服役過程不會這麼順利。”
圍著泰坦號轉了一圈,羅正道扭頭對工程負責人說道:
“我隨便走走,你們不用陪著,回去工作吧!”
“陛下,這怎麼可以!”
聞聲,羅正道笑得很曖昧,說道:
“把船造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都可以往後排。”
在舊世界見多了形式主義和麵子工程,羅正道對這些玩意是真心深惡痛絕,但官僚係統有自己的一套運行規律,文過飾非欺上瞞下什麼的就不說了,粉飾太平跟迎合上意那更是一門必修課,不懂這一套手法的人是生存不下去的。所有官僚都在這麼幹,你總不能把他們都撤換掉,換別人來幹活也不見得就能好多少,天下烏鴉一般黑呀!因而,不論羅正道多麼不喜歡這些老套戲碼,一個人也沒法挑翻整個文官體製,他隻能隱忍不發,尼瑪,這妥妥地是個體製問題。
少了不相幹的閑人在旁邊,隨行前來的佐拉·黑格爾不加掩飾地興奮說道:
“有了泰坦號,星辰大海就是我們的了。”
哈哈大笑的羅正道沒開心到樂而忘形,停住笑聲他搖頭反駁說道:
“就像鐵甲艦一樣,我們有了泰坦號,地精也可以仿造,它們既不缺錢也不缺資源,咱們得在綠皮反應過來以前,把它們最優秀的海軍士兵和軍官送去見死神。”
素來重視威爾·尼達姆這個宿敵的動向,把他視為眼中釘的地精第二帝國沒有一刻放鬆過對光明王國的滲透工作,從主大陸逃亡過來的人類中不知潛伏著多少人奸,奈何地精要在諜報領域與見多識廣的穿越者鬥智鬥勇確實差了點火候。人員約談篩查和隔離措施就把大多數間諜封閉在孤立的小圈子裏,光是那多達幾十個的絕密研究項目,名字清一色聽上去使人感到不明覺厲,一黑到底的強力武器就把僥幸沒被發現的少數間諜給繞暈了。
說到底,獲得情報太多和得到情報太少的實際效果是一樣的,如果叫對方覺得一切皆有可能,那肯定不是李寧,而是徹底暈菜。
混雜在浮空戰艦和與之近似的其他名頭超炫的決戰兵器門類目錄底下,泰坦號雖說是最貼近實用化的項目,累死地精也甭想憑著大量南轅北轍,描述中充滿了奇幻色彩的情報和彼此矛盾的市井傳言自行腦補把現實與幻想區分開來。
所謂亂花欲醉迷人眼,這就是羅正道期望達成的效果,不奢求瞞住對手一輩子,在一次決定性戰役開始之前保守住核心機密也就夠了。
倘若說有了機械化兵團的人類陸軍獲得了與地精大軍正麵抗衡的能力,用武器裝備的質量優勢抵消對手的數量和兵員素質雙重優勢,那麼從鐵甲艦一艘接著一艘批量下水算起,羅正道基本是在牽著地精的鼻子走,一套組合拳下來打得對方沒脾氣。時至今日,漫說在數量相當的遭遇戰中地精海軍是輸多贏少,即便是戰艦數量遠多於人類一方的時候,想要挑起戰端地精也得三思而後行,一個鬧不好它們就挖坑把自己埋了,作為擁有著強大陸軍的帝國麾下的新生海軍,地精艦隊真是悲催得提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