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方法
一、叩齒
齒為筋骨之餘,常宜叩擊。民間有“清晨叩齒三十六,到老牙齒不會蛀.”
口唇輕閉,先叩臼齒36次,次叩門齒36次.再叩犬齒36次(裝假牙者不要做此功X。
作用:活動筋骨,堅固牙齒,少生齲齒,不易脫落。
二、咽津
舌抵上齶,名日“搭橋”,溝通任督,彙通陰陽,貫穿全身,久則津生滿口,先行鼓嗽,便當咽之,內視丹田,意分3次,咽下汩然有聲,咽數以多為妙。
作用:灌溉五髒,榮養固身,增進食飲,防治失眠。
三、浴麵
將兩手自相摩熱,複而擦之,輕柔按摩,如浴麵狀,周而複始。
作用:經常浴麵,鬢發不白,少生皺紋。
四、鳴天鼓
兩手掌心,對準耳孔,緊貼兩耳,指尖向後,兩手食指,彈壓中指(食指壓在中指上),彈擊腦後枕骨,彈壓之時,嗡嗡作響,謂“鳴天鼓”,左右同時24次。
作用:清醒頭腦,保護聽力,減輕耳鳴,防治頭昏。
五、運裔肓
此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背上第四胸椎下脊椎旁開各3寸,此處藥力難以到達。施以運動膏肓,鬆動雙肩,似車輪轉,以肩為中心,向前後旋轉14次。
作用:潤肺寬胸,流通氣血,伸筋止痛。
六、托天
兩手臂向兩側平伸,以鼻吸氣,即向天托起,以口呼氣,隨放左右膝上。
作用:調節陰陽,疏通壘絡,增強體質,祛除病邪。
七、左右開弓
此法要閉氣,將左手伸直,右手作攀弓狀,以兩目看左手,左右調換各3次。
作用:舒筋活絡,強壯筋骨,安神寧心,祛除風邪。
八、摩丹田
將左手托腎囊,右手摩丹田36次,左右調換如前法。作用:暖腎補精,防治腰痛,增進消化,有助吸收。
九、擦內腎穴
此法要閉氣,將兩手搓熱,向背後擦腎俞及近脊命門穴,左右各擦摩36次。
作用:補腎益氣,溫通經絡,防治腰痛,健身抗老。
十、擦湧泉穴(推摩湧泉)
溫水洗浴,左手把住左腳,以右手擦左足心,手掌按摩,指腹推搓,重在湧泉,左右交換各36次。
作用:溫腎寧心,防治失眠,少生凍瘡,常練有效。
十一、摩夾脊穴(華佗夾脊穴)夾脊穴指頸及背腰部,第一胸椎至第一骶椎,各椎棘突之間,旁開0.5寸處穴位,每側17穴,左右共34穴,近增第一頸椎至第一胸椎各棘突之間旁開0.5寸處,左右共計14穴。合計48穴,反複按摩。
作用:補腎益氣,強壯筋骨,防治腰痛、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痔瘡諸疾。
十二、灑腿
足力不足,則為氣血不和,行走不能爽快。須將左足立定,右足提起,灑動7次,左右交換。(老年或體弱者,用兩手或單手扶持堅固物體,慎防跌倒)。
作用:活動關節,舒筋通絡,流通氣血,增強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