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也都是一步步來的,打前站的是郭大貴和張登前三人,恐怕得一頭紮到白蒲莊子那邊去。前胡和常山重心還是在周朦朧交給他們的那些產業裏邊。
至於周青,他現在除了要抽出點時間來多照顧一下孕中的蓮房,也要琢磨琢磨尚京那些做得好的酒樓了。瀝州地方小,樓外樓規模也不大,周青隻能說是在一個酒樓的圈子裏遊刃有餘,但是要把周朦朧的思路結合起來,要在尚京做得好,做得出色,那跟經營樓外樓所需要花費的心思和精力,決然是不一樣的。
在瀝州的時候,周青更像是通過樓外樓,給自己和蓮房一方小天地。到了尚京,這些日子跟著前胡常山這些他熟悉的夥伴們做事,對周青的啟發很大。而他幾乎是看著郭大貴張登前三個還沒完全褪去泥土氣息的糙漢子,在尚京這個繁榮華麗的地方快速勤奮的成長,周青的觸動也非常的大。
蓮房生產在年底,一直到第二年酒樓弄起來之前,周青還能有暇顧忌家裏,郭汪氏,劉嬸兒,也能就近照顧照顧。周朦朧越來越覺得,這條路非常的有可行性。
午飯的時候,隻分了兩桌,男人一桌,女人帶著孩子一桌。雖然沒烏雲山讓人回味的各種袍子肉兔子肉,郭汪氏做菜的風格還是很獨特的,充滿了農家風味。周朦朧胃口出奇的好,吃完隻覺得坐不住了,撐得慌。略坐坐喝了兩口茶,就由陸英扶著往回走,一邊走走消消食兒,回屋正好睡午覺。
外院給她的感覺,不隻是人多熱鬧,也不隻是都是瀝州熟悉的麵孔,更多的是一種質樸的溫情。男人,女人,孩子。或許他們的泥土氣息還沒完全散去,穿上幹淨整潔的布衣還是有些農村習氣難以改變。
比如郭大貴的大嗓門兒,比如張登前和劉愛民用茶盅喝水喝不慣,老愛端著大口碗倒滿滿一碗,還是蹲在牆角邊兒捧著碗喝,比如劉嬸兒在周朦朧麵前總不習慣,周朦朧一放下筷子她就不敢吃了,回頭又捧著飯碗撥些剩菜坐在灶門口大口扒飯……但是周朦朧喜歡這裏,而他們那些糙陋的小習慣就都能忽略了。
大概是吃得太飽,還沒到山然居,周朦朧就覺得困得不行。往常需要談生意的時候,她都刻意的保持三分餓的狀態,人餓著點兒,反倒是腦子更清醒。這一回屋,換身衣裳擦擦洗洗,到了床上,竟然是比夜裏還要好睡。中間翻個身,好似是院子裏有什麼動靜兒,但是周朦朧眼皮子都掀不開。
她是孕婦她是孕婦她是孕婦……中秋呢,家家都過節呢,誰能來煩她……
閉著眼自我催眠還沒催完,轉眼又陷入沉睡中。這種慵懶無力的睡意,對於周朦朧來說特別稀罕,也讓她覺得特別奇妙,特別滿足。
到終於睡飽了,抱著懷裏的大迎枕,腳下膝下也是大迎枕墊著,周朦朧閉著眼,隻轉動轉動眼珠,這種飽睡一頓的感覺太美妙了。隻是嘴角的笑剛剛勾起一點,她就覺得不對勁兒,背後好似有人在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