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屍變(1 / 2)

福島縣自然景觀資源豐富,有起伏變化的山地、複雜的火山地形和各異的湖沼群等。東部的浜通地區位於靠近太平洋的一側,氣候溫暖宜人。位於福島中部的“中通”被東麵的阿武隈高地、西麵的奧羽山脈夾在其中,有磐梯朝日國立公園和日光國立公園。西部的會津地區是以盆地為中心,充滿山地色彩。

福島縣內有飯阪、吾妻高湯、土湯等150多座溫泉,還有豬苗代湖和磐梯高原,春天有新綠、野鳥,夏天可開展野營、滑水、水上風力滑行活動以及湖水浴,秋天可觀賞紅葉,冬天可滑雪、滑冰、觀賞天鵝。四季風光各不相同,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此外,福島受惠於自然,水質優良,為魚米之鄉,造酒業發達。一年四季可以收獲蘋果、桃等各種水果,還有蕎麥麵、醬和況雞、黑毛和牛等小吃以及小名浜漁港捕撈的各種海味。

12世紀,當源氏在日本建立最初的武家政權時,將會津、伊達、相馬領地分別賜給了戰功赫赫的三位武將,此後這三位武將就分別被命名為蘆名(會津)、伊達(伊達)、相馬(相馬)。

15-16世紀,戰國時期武將之間的霸權之爭加劇,主宰福島的大名相繼更迭。

1603年,德川家康統一天下,在江戶設立幕府,開始了日本曆史上的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為加強對北方的統治,在本縣設立會津藩和白河藩。

1643年,入駐會津的德川家族的第一代藩主保科正之是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同父異母的弟弟。之後直到明治政府建立的220年間,會津藩曆經九代藩主,均對當地做出了貢獻。

1868年,薩摩、長州藩為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政權,同幕府方麵的東日本地方各藩發生了衝突,曆史上稱為戊辰戰爭。會津藩作為德川幕府最後的要塞,同東北諸藩結成“奧羽越列藩同盟”,江戶城被移交之後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特別是在會津持續了6個月的激戰之後,若鬆城才陷落。

進入明治之後,1871年,廢藩置縣,原來的11個藩變成了福島、若鬆、磐前三縣。

1876年,三縣合並為福島縣,縣廳的所在地是原來的福島城。

福島的伊達地區,自江戶時代末期開始,養蠶業興盛,生產的生絲大量出口。

1898年,東京至濱通鐵路開通,促進了濱通煤礦業的發展。磐城市常磐煤田近代設備的使用使煤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當時東京地區使用的煤炭幾乎都是出自常磐煤田。這些產品對日本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引導性的作用,直至後來被外國進口產品所取代。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近海發生裏氏9.0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3月12日11時04分日本政府稱福島一號核電站釋放少量放射性物質。3月12日15時06分,日本時事社援引東京電力公司稱,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爆炸後釋放大量核輻射造成重大二次災害。3月14日上午再次發生爆炸,東海核電站一個冷卻泵失靈。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銫137會造成造血係統和神經係統損傷。核泄漏之後,日本的旅遊業也受到了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