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事就這樣定了下來,許老太太又急著抱孫子,又怕婚前時間太長,許老四再跟王家前一個女婿那樣出事,便趁著參加萬禪宗法事的時候找黃大娘商量,想著能不能在年前把婚事辦了。
黃大娘想了想說:“是不是急了點兒啊?這才剛定親。”
“我就不跟你說那客套話了,你看,兩家孩子年紀都不小了,我又急著想抱孫子,如今正好是農閑的時候,秋收過後家裏手頭也寬裕點兒,想著能辦得熱鬧些,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許老太太自然不會怕兒子出事,所以找了個合適的借口。
“你說的這倒也是。”黃大娘猶豫了一下,“我幫你去王家探探口風,她家若是也同意那最好,若是不同意,咱們回來再商量,你看怎麼樣?”
“行,都聽你的。”許老太太自然沒有什麼可說的。
黃大娘去王家坐了會兒回來說:“王家倒是通情達理,也說孩子年紀大了,盡快完婚是好的,隻是就這一個閨女了,有些舍不得,剛訂了親就嫁出去,又怕人說閑話,說能不能想個折中的法子,婚期擱在正月裏,出了正月十五,選個好日子辦,這樣閨女還能在家過個年,又不用耽誤太長時間。”
“好,好,這個法子合理。”許老太太連連點頭,如今已經是九月份了,原本她想著,就算是年前辦了,也得放在臘月裏,如今挪到正月去,也不過相差一個月,哪裏有不同意的道理。
既然婚事定了下來,許家就開始忙碌起來,先把許老二家原來的房子,裏外的休整了一遍,屋裏全都重新糊了牆紙,外牆也刷了一遍,倉房茅廁都拆了重新搭建,院子裏的地都平整了一遍,杖子都重新夾過。
舊的家居擺設,許老太太嫌棄不吉利,拖出來能賣的賣,賣不了的便放在了老屋這邊,又找人重新打了一套家具,倒著實收拾出幾分新房的樣子來。
村裏人也都知道許家要娶新媳婦了,之前的一些閑言碎語漸漸少了,可還是有些嘴上無德的人,說一定是娶了個不咋樣的,想等著到時候看熱鬧。
這點事說著簡單,但是家裏足足忙了兩個月,許老太太因為有事做,原來因為有心事鬧的那點兒毛病,倒是都漸漸好了。她不再鬧騰了,家裏自然也都和睦了。
她日子過得順心了,卻不細想裏頭的緣故,反倒把這些功勞都算在了萬禪宗的身上,總覺得是因為信了這個萬禪宗,所以家裏才越來越順當了,於是越發虔誠起來,每逢初一十五都借口說去廟裏上香,其實是去五裏莊找黃大娘一起參加法會。
許老太太原本還是不想花錢的,但是後來去的次數多了,看著周圍的人都恨不得傾囊而出,再加上萬禪宗的人又會鼓動誘哄,今日買幾支香,明個兒買個什麼護身符。
隻拿幾個銅板他們也不嫌棄,一樣兒地跟你行禮道謝,說你捐了功德。
許老太太就跟那被溫水煮的青蛙似的,被人慢慢兒地加溫,口袋裏掏出去的錢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信,還沒等到過年,就把自己身邊的那點兒私房錢全都搭了進去。
這天她又要出門,許老頭拿了一吊錢給她說:“老四那房子是收拾出來了,但是灶間的用物什麼的都還沒有,屋裏也隻有家具。雖說女方家的嫁妝會帶來鋪蓋,可也不是全都等人家準備,這錢你拿著,看該添置什麼就添置什麼。”
許老太太答應著,把錢收了起來,可東西還沒等買回來,就已經把一多半兒都投進萬禪宗裏去了,換了一疊毫無用處的供奉紙。
她不敢讓許老頭知道,便把這功德紙都藏在自己裝衣服的箱子最底下。
藏東西容易,這已經花掉的錢卻該怎麼辦?許老太太一時就做了難。
可是難歸難,萬禪宗的法事她卻是一場不落。
這天黃大嫂家裏有事沒去,許老太太自己一個人無趣,便跟坐在身邊的婆子聊了起來,忍不住說起自家兒子要辦婚事,可是最近手頭有些緊,拿不出錢來置辦東西。
那婆子聽了這話,笑著說:“這有什麼難的,你難道不知道麼,這萬禪宗除了捐香油錢能攢功德,宣傳教義拉人如宗也是一樣的,而且,若是你找來的信徒真心虔誠,大師們還會給銀錢獎賞呢!”
“什麼,叫人一起來信還給錢?”許老太太一聽這個,心裏頓時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