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慶功(1 / 2)

皇城的南城門之上,旌旗招展,華蓋垂纓之下,是大周的皇帝,永徽帝秦文浩。此刻,永徽帝率領文武百官靜靜的等候著。

說起來,這一次平定高驪,算不得多麼巨大的戰果,跟以前的那些大戰比起來,並不算很輝煌。但是,這是永徽帝即位以後,第一次大規模的對外動兵,所以自然是十分重視的。

而東南沿海,一直都飽受海盜和東夷浪人的襲擾,當地百姓和來往的客商全都叫苦不迭,朝廷每年都會損失好多的財富。這一回剿滅海盜突然取得了勝利,對於永徽帝來說,也是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情。

兩件喜事加在一起,如何能不好好慶祝一下?於是永徽帝帶著文武大臣,親自來到承天門之上,等候凱旋而歸的將士們。

大隊人馬漸漸地走近,這時有執事官揮了揮手,頓時鸞鳳和鳴,鼓樂喧天,更是一派繁榮喜慶的景象了。

沈鴻駿和馬士龍率領著身後的眾將來到了承天門之下,齊齊下馬,跪在地上,口中稱道,“微臣沈鴻駿,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雙方軍士,動作整齊,聲音嘹亮,這一刻喊聲撼動皇城,就如同事先訓練好的一般。這樣的聲勢,讓承天門之上的文武百官不由得點點頭。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樣看來,就知道這些將士平日裏皆是訓練有素的精兵悍將了。

此時鼓樂全部停下,城樓上下,長街兩側,幾萬人寂靜無聲,全都仰望著城樓之上的那位九五之尊。

永徽帝十分高興,抬手道,“沈將軍,馬將軍,諸位將軍們平身,諸位將士平身。”

眾將士又拜了拜,“謝陛下隆恩。”

這時,永徽帝便開始褒獎眾將士。誇他們驍勇善戰,保家衛國,護衛大周國土,乃是大周男兒的楷模與表率。他們的豐功偉績,將載入史冊,供後人萬萬世敬仰等等。

永徽帝情緒激動,讚美之辭不絕於口,洋洋灑灑的,竟然說了能有一刻多鍾。

眾將官都是軍人,其中大多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們何時見過這樣的場麵?能夠在承天門下瞻仰龍顏,又能親耳聽到皇帝的褒獎,這對於眾將官來說,那就是無上的榮耀了。因此,他們一個個興高采烈,聽得十分入神,哪怕城上的皇帝再講上兩刻鍾,他們也不會厭煩的。

永徽帝洋洋灑灑的講了一大段之後,難免也有些口幹舌燥,於是便停了下來,“諸位將士親身用命,方能換來我大周國土平安,朕心甚慰。稍候乾元殿內,諸位開懷痛飲,普天同慶。”

這時,永徽帝身旁的一個臣子站了出來,手裏拿著一份封賞的旨意,開始宣讀。原本沈鴻駿他們已經宣讀過旨意了,這一次,主要是針對東南的將士們。不過,那旨意的後麵,倒是對沈鴻駿等幾個主要的將領,又賞賜了不少的財物。

宣旨官念了能有兩三刻鍾,才算是把整個封賞的旨意念完。

下麵的一眾將士全都激動非常,雖說是保家衛國乃是軍人的本分,可若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誰願意好好的家裏不呆著,跑到外頭來當兵?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便身首異處,戰死沙場了。

升官發財,這樣的夢想或許是太過現實市儈,但是卻是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而此刻,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就在眼前了,又怎麼可能不激動呢?

等到宣旨官將旨意念完,一眾將士全都跪在地上,“末將等叩謝陛下隆恩,吾等願盡心竭力,護衛我大周安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喊聲震動天地。

等到將士們的聲音平息之後,又有人宣讀了旨意,命令沈鴻駿將兵符帥印交出,然後自然會有兵部的人,去將城外大軍安置。這些大軍,將會回歸到京畿大營去。以後若是再有戰事,憑借兵部的虎符印信,方可調兵遣將。

接下來,自然是兩處的將領獻上此次出兵所獲的財物等。

沈鴻駿他們出兵高驪,雖然不能從高驪攫取任何財物,但是他們打敗的是東夷人,這些東夷人之前可是將整個高驪洗劫了一遍呢。高驪王室,積累的幾百年的財富,都在東夷人的手中。他們並沒有來得及將全部的財物轉移回本國,自然就會被沈鴻駿他們得到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周朝廷遲遲不肯出兵的原因,就是怕落下一個趁火打劫,擄劫財富之名。後來高驪國王親至,懇求大周出兵,大周這才肯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