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卷一 塵世神鳴 塵世美(壹)(1 / 2)

2012年6月21日,夏至,中午;四川,都江堰市。

時至盛夏,天氣中彌漫著一股灼人的暑氣。就連位於成都平原這一“天府之國”的“天府之源”都江堰都隱隱透露著一絲火氣。悶熱的空氣夾雜著跳動的“火苗”,就連偶爾帶起的微風,也像是浸足了熱水的濕抹布一樣“啪!”的打在人身上臉上,讓人悶熱的恨不得立馬暈死過去。

炎熱的天氣總會使人變得慵懶,往日裏熱鬧的街市如今也隻剩下了一個“熱”。可就在這個人人都有“正當理由”而心安理得地偷著懶的日子裏,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卻在忙碌著。

在街邊一個偏僻的拐角,有一家簡陋到連招牌都沒有的店鋪。

然而,簡陋的門麵之內,卻是極其火爆的生意。時至飯店,店中的食客很多,小孩、老人;上班族、學生黨,形形色色的食客走進小店,嫻熟地點上了幾樣家常菜。看他們那熟悉的樣子,一定是這家小店的熟客。

小店裏的菜很普通,普通到幾乎每一個四川人都會吃、都會做。甚至毫不客氣地說,在這一條遠近聞名的美食街上,沒一間飯館都會做這些菜。但如果有外地來的遊客問起附近的居民,想品嚐一下當地的特色菜時,附近的人,哪怕是其他飯館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到李叔哪間,就是街角那沒招牌的小店去吧,他的菜,才是地地道道的的“當地菜”!

越是平凡的菜品越能體現一個人的烹飪水平。這一點,李叔顯然知道得很清楚。

今天的生意一如往常,很是紅火。望著一桌一桌吃的熱火朝天的客人,老板娘李嬸兒和兩個小夥計也就是她與李叔的兩個女兒都笑的很開心。

但李叔沒有笑,因為他在做菜。

在廳內一個簡易的門簾後麵是一個隔離的小單間,這就是廚房。這個廚房很小,但卻“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裏,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炊具,甚至有很多是李叔的“專利”,外人根本沒有見過。

李叔是個平凡普通、老實巴交的四川漢子,五十出頭的他很是樂觀,平日裏總是笑嗬嗬的,看到誰都會笑著和人打招呼。

但就是這個平易近人的“小老頭”一撩簾進入小廚房,他的氣場就會為之一變。廚房中的他,沉穩、內斂、專注,雖然,他的身材還是那樣的平凡而略顯矮小,樣貌也依舊是那樣的平凡。但,此時的他卻莫名的與一部電影很是契合:《一代宗師》!

是的,一代宗師。此時的他就像是一位正在參加國際賽事的米其林頂級大廚,而不是那個樂嗬嗬的“小老頭”。仿佛他身後的那道破舊的門簾是一道結界,將簾內和簾外的空間分割成了兩個世界。仿佛簾內簾外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懸若霄壤、判若雲泥。

廚房是他的主場,在這裏,他是絕對的權威,是至高無上的——“王”!

專注的男人是最吸引人的,這一點在李叔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簾外地喧囂對他產生不了一絲一毫的影響。他的眼裏,隻有眼前的灶台,和他的“作品”。“一個無時無刻不專心對待自己的食材的廚師才是真正的廚師。”——這還是他當年一個小飯店裏當學徒時,他的老師,當時的廚子對他說的。幾十年了,他一直把這句話銘記在心裏,時刻不忘。

他先端上來一個爐灶,下麵墊了特製的托盤,以免傷到桌麵,然後端出一口蓋的緊密的大鍋,將大鍋放在爐灶上,點火。接下來是一盤盤各種新鮮的食物,有肉片、有海鮮、有青菜,也有一些其他食材。每一種看上去都隻是最簡單的處理過,用竹簽子穿好,並未加工成真正的食物。

是的,這是一道極其著名又極其常見的“名菜”——麻辣燙。

麻辣燙起源於長江之濱。最初是船工和纖夫創造了麻辣燙這種簡便易行而又獨特的吃法。從四川宜賓到三峽巫山,由於水流湍急,纖夫成了必不可少的風景,他們在拉纖之餘,在江邊壘起石塊,支起瓦罐,撿拾一些樹枝作幹柴生火,舀幾瓢江水,一切都就地取材,再放入海椒、花椒等調料,涮而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驅寒、袪濕。這種吃法因其簡便易行很快便在江邊流傳開來。後來,碼頭上的小販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於挑擔兩頭,邊走邊吆喝,江邊、橋頭賣勞力的百姓便圍著擔子成了常客,這就是麻辣燙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