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外出采購(1 / 2)

七年後——

蓮花山下張家溝。

我叫張衛權,小名栓子,自小就在這張家溝長大。

張家溝是個不大的山溝,它四麵環山,那山脈有九個高聳的山頭,用我發小方七星爺爺的話講就是“九朵蓮花欣合”之勢,所以這四周的山便被稱作“九頂蓮花山”。

因為這裏地理位置偏僻,道路曲折難行,通往外界的隻有那一條山路。所以即使這裏再風景俊美,山巒連綿不絕、偉岸雄奇,但由於溝小戶少,地遠人稀,直到改革開放後的許多年,這裏還是過著較原始的生活,一直沒有用上電。整個蓮花山內不過百戶人家,這裏就好像是被遺忘了的角落。祖祖輩輩生死都在這裏,他們說父母在,不遠遊。

但我們的村子和外界的溝通一直沒斷,因為很多幹活要用的農具什麼的自己生產很困難,而且總有像我們這樣年齡尚小的人不滿足於現在這樣的生活,總想去山外的世界瞅瞅。所以溝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些人翻山越嶺,去山外的縣城裏為大家采購。采購需要的錢都是用平常打獵獲得的鹿角狼皮之類和自己養的雞鴨鵝換的。

時間長了,這些人的見識自然不同。而且這些人的名單大多固定:我大爺張連城,也是本村村長;我二大張連山,也是張衛東他爸;方七星他爸方木李和方七星他姐方水心;以及本村的張連順、鐵頭、等等,加上我們幾個半大小子,一起構成了外出采購的隊伍。

我們從小的時候也識得些字,讀過點半吊子書,教我們的正是張連順。這人五十幾歲,據說曾在比縣城還大的城裏做過小官的秘書,隻不過後來不知為何被趕了下來,加上周圍人落井下石,四下舉目無親,便索性回到了張家溝。我大爺當時跟眾人商量,給他安排了地界,對他很照顧,又兩年在村裏人的幫助下蓋好房子,娶了妻,因此對村中很是感激,於是平常農活不忙時就教村裏的小孩識些字,說說外麵的世界,長我們的見識。

至於鐵頭,一身蠻力,尤其那頭分外硬壯,自稱祖傳鐵頭功,刀槍不入。這話倒說得有些大了,不過他那頭承受著磚瓦的倒不成問題。他沒有什麼內家功底之類的,鐵頭的外號是因一次他走在誰家房簷下,正巧趕上一片灰瓦落下,不偏不倚砸在他頭心上,本想不見紅也要破層皮,誰知鐵頭還是跟個沒事兒人似的和大家談笑風生。鐵頭綽號由此傳開。

至於我大爺張連城,我都不知道他當了多少年村長了。我覺得他特有領導能力,隻可惜生長在這樣的窮溝子裏,不然也是個大官吧。

方七星,同我,衛東弟,孔二狗,方水心是從小長到大的。他自小跟他爸和他爺練過功夫,爬樹上房的靈活的緊。據我大爺講他家祖傳的功夫很厲害,當年他爺爺方罡是走南闖北“耍班兒”的主,擱現在就是領人賣藝。那時候不像現在,街上賣藝雜耍的都是嘩眾取寵、故弄玄虛騙小孩子的把戲,那會兒民間的賣藝人都是實打實真功夫的主兒。他爺爺不僅外家功夫、花把式強手,內家功夫更勝。每次他都是最後一個壓軸出場,每次都是在場中放上一口大缸,裏麵裝滿水,方罡隻起武勢沿著這口大缸走上那麼兩圈,那缸裏的水竟會沿著他走的的方向打起旋兒來!

當功夫傳到方李木這裏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了,內家功夫隻剩下一點,也就是平常燒火劈柴能用的上,不過他一運氣,劈個百八十根大棒子是不成什麼問題的,再加上他花把式不錯,采購的時候有他在倒也為采購隊伍增添不小的力量——那武勢一起,不明底細的倒也真會被唬住。待方家功夫傳到方七星這小子這裏就沒剩什麼東西了,這小子內力還不及他爹,底盤不穩,不過他倒有些悟性——爬樹掏鳥上房跑路他特在行,也算給他方家功夫發揚光大了。我大爺每每提到方家功夫失傳的事用忍不住歎氣,現在這事經過我嘴說給你們,我也不禁掩卷唏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