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戰華武(1 / 2)

旭日東升,清風徐來,戰鼓響起,比鬥開始!

華武和寧采臣分別從兩側走上擂台,經過華夫人的特許,此時此刻擂台兩邊已經站滿了觀眾,叫好聲四起,不過細細聽來,幾乎全部都是華武的支持者。畢竟作為華家的少爺,很容易博得三分顏麵。

華武手中今日也提著一把長刀,寧采臣一看,心中有了警惕。這種刀可是有曆史背景的好兵器,最起碼也要有百年的傳說,隻是因為當年有個叫駱賓王的凡人刀客,隻憑借凡人境的修為,一刀便止住了百丈寬的大河滔滔,救下一名落水的姑娘,止水刀從此便出了名,成了英雄救美之兵,天下兒郎爭先模仿使用,一直延續至今。

這止水刀不光有名氣,有傳說,更是真正的利器,可以充分發揮出使用者的力量,走無堅不摧的路數,刀背很厚,刀刃很利,全長三尺三,刀身上刻有血槽,刀尖呈現一種詭異的弧度,殺人不沾血,這是真正的殺人之兵。

華武將氣勢攀升到巔峰,比鬥剛一開始,就殺將過來,起手便是有名的刀法,早些年朝陽刀宗的招牌,陽關三疊。何為“陽關三疊”,本意是指的一首琴曲,離別之時必唱的名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一疊);勸君更盡一杯酒,勸君更盡一杯酒(二疊),西出陽關無故人,西出陽關無故人(三疊)。”

四句詩能唱出三疊,一疊更比一疊情深意切,這華武真心不是庸人,刀法很是老到,運用非常之傳神。隻見刀光一層疊著一層,一層強過一層,三層滾動著的巨浪般刀影湧向洛驚蟬,隻憑借刀法能到達這種境界真是絕了。

兩人本來都走到了在擂台中央,寧采臣可沒有想著硬抗,腳底生風,靈蛇出洞,快速退避到遠處,沒有任何反擊,他就拎著手中的那把佛刀,他一看華武使出這一套刀法心裏就有了底,因為他也會這套刀法。

華武追的很急,有一鼓作氣的勢頭,“陽關三疊”的刀勢還沒有消失,剛好可以當做掩護,他一個疾步從刀浪之中躥出,止水刀一揮,刀浪便真的止住,但是那種勢後頭卻沒有消失,似乎被他高舉的長刀所吸收,他看著還在急退的寧采臣,高喊一聲

“仆役華安,你這個無知小兒,再接我一招‘無風不起浪’”

話音一落,更多更密集的刀影從天而降,形成咧咧的刀風,吹得寧采臣睜不開眼,

寧采臣已經快推到了擂台邊上,再退便有掉下擂台的危險,不管接下來還有什麼招數,似乎都得要硬接了。

雙眼劇烈的跳動,瞳孔開始不斷的收縮,憑借著血肉中得來的豐富經驗,華武這招“無風不起浪”的精妙之處已經完全被看穿,寧采臣突然想到了一句話,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他一下子起來認真,大喝一聲給自己增加必勝的信心,止水刀開始被他用雙手握住,氣勢變得越來越雄渾,用的正是“陽關三疊”的起手式。

華武有點看呆了,這套刀法不說珍貴程度有多麼離譜,隻是這修習沒有一定的時間絕對不可能練成,既然向寧采臣挑戰,他也問了不少關於對手的信息,自以為已經是知己知彼,勝券在握,可寧采臣這“陽關三疊”得起手式到底是怎麼回事?

戰鬥的變化非常之快,寧采臣真的用除了“陽關三疊”來對抗“無風不起浪”,不求完全擊破,隻要能改變它的方向,便有還擊的空間,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刀浪相擊產生不少的火花,砰砰作響,他趁機施展出精妙的靈蛇步伐,已經回來擂台中間。

誰也不可能看一眼就學會自己的技能,華武覺得肯定是寧采臣施展了什麼取巧的手段,一狠心再次發動攻勢,身影化作一道幻影,眨眼之間已經衝到寧采臣身前,止水刀上光影一閃,恰好晃到寧采臣的眼睛。寧采臣眼睛忍不住一眯,華武的刀已經到他的脖子,出刀速度極快,真正的電光火石。

也虧得寧采臣的身體已經被第二重煉體強化,反應速度驚人才得以躲過,卻也有數縷頭發被削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