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糧鋪糧食被連夜運走,這下全城百姓都明白,朔北王這是接著影堂的由頭在懲治這些乘機哄抬糧價的奸商。
一時間,百姓拍手稱快,卻讓門閥士族驚疑不定。
即便被封糧鋪是奸商或不足以道的士族,朔北王也已經是在觸動世家利益了。
在6楚看來,幸好蘇幕遮還算克製,未動烏衣巷分毫。不然便是在撬動整個南朝根基,勢必會打破王權與世族之間平衡。
一夜間,廟堂之上,官員皆在思量朔北王此舉背後深意。
與被封糧鋪有關或深怕朔北王下一步傷及自身利益的官員,也準備在早朝議事上告朔北王一徇私枉法之罪。
唯有6白孫衛四大家主不動如山,任由各方官吏拜訪,遊,探口風,家主就是不開口,不點頭也不搖頭。
翌日,三更雞鳴,晨光熹微,顯陽殿。
破荒的,懶散至早朝議事都甚少出現的蘇幕遮早早候在了殿內。
他穿了一身黑色勁服,衣服上用銀絲繡著蟒紋,一筆而下,做工精湛,沒有一點粗糙的痕跡。金絲鑲邊,勾勒出完美的線條。?
蘇牧成與白夫人梳洗完畢,轉出後殿時,正見蘇幕遮忍不住捏著一塊糕點往嘴裏塞。見他們出來了,蘇幕遮忙擦擦手,道:“臣弟見過王兄,嫂嫂。”
蘇牧成擺擺手,與他一起坐下,道:“你平日裏若也是這般勤快,能幫我分擔不少事情,我能輕鬆許多。”
蘇幕遮飲一口湯,道:“廟堂上的勾心鬥角,臣弟實在不成,今番難民之事,已經讓臣弟抓耳撓腮了。”
“莫自謙,難民之事你主意甚好。”蘇牧成揮手道:“南朝關係錯綜複雜,若由我來做,很難平衡之間關係。”
用罷早飯,蘇幕遮與王上一同出現在了太極殿上。
在禦史大夫鼓足勁兒要參上蘇幕遮一本時,王上忽將朔北王提出的“向士族借糧”一事拋了出來,贏得了6白孫衛四大世家家主,也是當朝棟梁之臣的讚同。
在蘇幕遮看來,賑濟災民一事著實不複雜,既然士族、糧商逐利,給他便是。雖南朝初立,缺錢少銀,但以王室信用作保,借債總是可以的。此舉也讓蘇幕遮與士族有了議價餘地,若士族再以成倍糧價借與王室,未免也太不將琅琊蘇家放在眼裏了。
廟堂之上多是明白人。在他們想來,朔北王現在才借王上之口將“借糧”一事拋出來,正是知道商人逐利的本性,若非如此,他怎能在短期內不費一兵一卒,將數百萬石的糧食由各地籌集在都城?
唯一犧牲的或許隻有那些被封的糧商、微不足道的世家。
有心人知背後依著烏衣巷的糧鋪未動分毫,卻不知被封的皆是當初高價賣糧與王府的糧商。
當然,蘇幕遮或王上未免沒有借此機會敲打士族的意思:權利遊戲唯有實力者方能玩得轉。
此番運作,朔北王名利雙收,可笑有些人在早朝之前,竟還想看他的難堪。
滿朝官吏抬眼再看安靜站在王上身後,著蟒紋勁服的朔北王時,眼神中再無覷之意。
官吏如此思量之際,禦史大夫卻未忘記如今尚被蘇幕遮關著的糧商。
他執笏板站出來,道:“王上,朔北王不惜借糧賑濟災民,令人欽佩。但私仇不及公,十家曾高價賣糧與王爺的商人昨日被王爺以莫須有罪名關押,糧食也盡被王爺派人運走,王爺如此公報私仇著實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