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九棺石橋(1 / 3)

“你不看店了?”

“李老在呢,而且平時看店,也是來打發時間的。”下了決心的我決定和小舅去秦始皇陵一探究竟,因為直覺告訴我,既然曾祖母有秦陵地宮的地圖,那麼曾祖母和秦始皇陵應該有著某種聯係。

那一刻我可能怎麼都想不到,這次地宮探險竟然會讓我和盜墓密切的關聯在一起。

在上海過了一夜之後,小舅就帶著我坐上了去西安的飛機,在西安下了飛機之後,文物局早就派人在機場候機室舉著一塊哈弗大學王教授的牌子等著我們的出現。

小舅指了指牌子和自己一臉幽默的說道:“我就是你們要找的哈弗王教授。”

來機場接機的是一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人隻見他很有禮貌的微笑道:“王教授你好,我是文物局局長派來接你的,叫我小劉就可以了。”隨後這位叫小劉額年輕公務員把目光投向我,一臉歉意的問:“王教授,你身邊這位不知道怎麼稱呼?”

“我叫林蕭,是王教授的助手,也是他的學生,初次見麵。”我友好的和小劉握了握手。

寒磣了幾句之後,小劉接過小舅帶的那些箱子,示意我們跟著他走。

來到機場門口,司機早已在機場門口等著我們,把行李放上車之後,我們在小劉帶領下,來到了西安國際大酒店。

開好房間,小劉帶著我們進了房間,隨後小劉和我們說局長晚上會安排酒席為教授洗塵,到時候小劉會來接小舅。

國人有個陋習,就是喜歡酒桌上談事情,傍晚6點,小劉就過來讓我們跟著他去西安大酒店。

小劉口中的局長姓吳,臉大身肥,看見我們來了,讓服務員開了瓶茅台親自給小舅倒上。

“王教授,來來來,我老吳盡地主之誼先幹為敬。”說完咕咚一杯下肚,這50多度的白酒仿佛是水一般。

在酒席上還能看到幾個教授模樣的人,穿著普普通通卻透著濃濃的書卷氣。

“我來介紹一下”吳局長站了起來指了指酒席上一位頭發花白,戴著老花鏡的老者說道:“這是我們西安考古界相當有名的羅浩,羅教授,當年兵馬俑一號坑考古就是他負責的,當時可是被主席當麵讚揚啊。

這位叫羅教授的老者並沒有什麼笑容,隻是友好的站了起來朝小舅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羅教授左邊的那位是他的助手江小魚,叫他小江就可以了,當年在負責一號坑第三次挖掘工作的就是這位小江同誌,也是我國考古界相當有名的人了。王教授這次探秦陵地宮你們得好好合作啊。”吳局長一邊說著一邊把茅台倒滿自己的酒杯。

“羅教授右邊這位”吳局長指了指一位看上去隻有四十多歲笑起來一口黑牙的中年男子:“這位韓教授,他可是俞偉超老前輩的弟子,對秦朝兩漢時期的文化是相當的熟悉。”

“熟悉不敢當!”這位韓教授舉著酒杯站了起來:“隻是略有研究略有研究,到時候一些事情還想請教王教授,請王教授不吝賜教。”說完朝小舅敬了敬酒。

在酒席上,這幾位並沒有談太多的秦陵的事情,而是談了一些自己的學術成就,大家看似學術交流其實是自誇自擂。

做了三天的準備,幾個教授帶著裝備準備從盜洞進入地宮。

在驪山的盜洞口,是一群荷槍實彈的士兵正在把手,室外三十多度的高溫,讓這些戰士不得不兩個小時就換一次班來補充水分。

羅教授因為年紀大的緣故,不打算進入地宮,而是讓助手小江代為進入。這次進地宮,上頭派了一支五個人組成的特種小隊跟著我們的隊伍進入地宮,來應對突發事件的。

正當這隻考古小隊準備進入盜洞的時候,吳局長突然帶著一個將近矮個子的中年男人趕了過來,說是讓他也參加這次行動。

這矮個子的中年男人,脖子上掛著一串佛珠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沒事喜歡撥弄他手指上的玉扳指。雖然離我還有幾步的距離,但是卻能感覺到他身上那一絲寒氣,在這烈日當空的中午尤其明顯。

“這位是我請來的張大師,精通風水,墓葬,或許能在這次考古行動中幫上忙。”吳局長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位張大師定了點頭,恩了一聲,也不和其他的人寒摻幾句,就朝盜洞望去,隻見他皺了皺眉,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第一個進入盜洞,對著身後的人說道:“跟上。”

秦陵一代的地質屬於黃土高坡的地質,岩層深土層厚,所以你會發現這裏的土其實並不難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