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劉曄的配合(1 / 2)

“倉舒聰穎,出仕也是自然。 WwWCOM並州已經平定,北地四州已經在父親掌握之下,如今,冀州、青州兩地父親已經經略了一段日子,可以已經完全納入掌握。但是並州比鄰外族,又是剛剛平定,州內必然還要不少心向袁氏的大族以及一些勾結外族欺壓吾漢人的惡霸尚在,還需要一段時間平定,幽州之地情況賢弟也知曉,遼東郡的公孫氏表裏不一,扶餘、沃沮、高句麗等外族林立,要把幽州納入掌握也需要好一段時日,為兄以為,這平定幽州之事,宜早不宜遲,不能再並州平定之後。”曹丕道。

曹彰喝了一口酒,道:“兄長得對,萬萬不能讓父親平定和並州吾等要在幽州跟這些外族撕扯,如今烏桓一族已經被滅,那些四散逃跑的烏桓族人不是歸附了鮮卑的部族就是跑入了遼東郡和扶餘、沃沮、高句麗這些濊貊之族後裔的地界,烏桓人心中對吾等心懷怨恨,而且又是弓馬嫻熟的遊牧民族,若是繁衍生息之後再融合遼東郡以及濊貊之族的長處十幾年之後恐怕又是幽州大患,所以要定幽州,不止要定遼東,還要定那些濊貊之族。”

曹彰口中他濊貊族在夏商之際廣泛分布於南起朝~~鮮~~半島北至鬆花江流域中遊的廣大地區。那個民族衍生出了扶餘、沃沮、高句麗等民族,在高句麗南邊還有更多散居的部族也是濊貊族的分支,他們和烏桓、鮮卑這種遊牧民族有些區別,他們是靠種植黍和捕魚、打獵為生,而且他們並不住帳篷,而是住在和漢朝一樣的城池裏,隻是他們的城牆大多數是用巨木搭建,而非混合夯土和石頭,不過他們的房舍卻是用石頭搭建,跟漢朝倒有幾分相似,白了濊貊族就是秉承夏商之朝傳承的外族人,是一個比漢朝落後的農耕社會,如果烏桓人散入了這些濊貊族國度,必然會造成遊牧民族和農耕社會的融合,那結果確實會和曹彰的一樣,成為幽州的大患。

“濊貊族的國家山長水遠,賢弟以為如能能夠平之?”曹丕問道。

曹彰答道:“為弟以為,這些濊貊之族是聚居在城柵之中,隻要派出大量的漢人在那裏定居,在派出軍隊守之,必能讓這些濊貊之族臣服在我大漢威之下。”

“我們的兵可不多啊,去哪找軍隊守呢?”曹丕問道。

曹彰道:“可以讓這些國家的軍隊解甲,然後修建屯田,讓他們進入屯田做屯民,然後再從幽州各郡募集新兵,再命各幽州各郡舉孝廉,把這些孝廉補入濊貊之族的城柵為吏,再以免稅送地的法子鼓勵那些自耕農和流民進入濊貊之族的地界。然後把這些濊貊之族國中城柵劃為新的郡國歸入幽州管轄,同時派入明經學之人進入濊貊之族的地方開辦學堂,為這些異族人講經,讓其明理,十年之內,濊貊之族的青年男子必然人人漢化,知漢禮。再由各地官員任用一些明經的異族子弟為官,如此不出十年,高句麗、沃沮、扶餘都將不複存在,他們的地方皆為我大漢疆土。”

曹丕似笑非笑地看著曹彰道:“賢弟倒是治國之才,這讓異族士卒解甲歸田的辦法倒也罷了,化國入州,舉孝廉補為新郡國官員,教化異族,擇優而仕的法子倒是妙得很,著實讓為兄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