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蘇二人聞言不由大吃一驚,連忙附身賠禮,葉川道:“晚輩有眼不識泰山,說些瘋癲言語,還請呂前輩不要見怪!”
呂木琴道:“有眼不識泰山麼?倒也算不上,這世上認得我的人總共也沒幾個,你們兩個不用緊張,我氣得是長孫玲瓏那個丫頭,跟你們沒關係。”
二人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有言語,隻聽呂木琴喃喃說道:“當初明月宮在我手裏的時候,懲強扶弱,行善積德,名聲還算不錯,怎麼玲瓏操持了幾年,就變成了武林中的異類?”
葉川見她並未動怒,心下稍安,說道:“呂前輩,明月宮雖然特立獨行,但從未做過什麼惡事,那****師妹被血麒麟打成重傷,也是莫秋音師叔跟明遠大師一同救我們回來的……世人以為明月宮陰森古怪,多半還是因為貴派隻收女弟子,並非是長孫宮主領導無方。”
呂木琴道:“隻收女弟子怎麼了?尼姑庵也隻收女弟子,怎麼不見有人說三道四?”
葉川麵露尷尬之色,遲疑道:“這個……佛家淨地,自然要另當別論……”
呂木琴道:“屁話!他們若是知道明月宮因何而來,便不會胡說八道了。”
葉川心想:“這位呂前輩常年隱居,難得有人可以說話,隻要聽她嘮叨幾句,勢必會增加她的好感,何樂而不為也?”便道:“願聞其詳。”
呂木琴果然神色和藹了許多,道:“太清殿乃皇家道場,你們對朝中事務想必了解的不少,不知聽過李成桂[李成桂(1335年-1408年),朝鮮王朝的開國之君。本貫全州李氏,出生於元朝雙城總管府(今朝鮮鹹鏡南道鹹興一帶)。初字仲潔,後改君晉,號鬆軒,即位後更名李旦,死後廟號太祖,明朝賜諡號“康獻”,故又稱“朝鮮太祖”或“康獻大王”。]這個人沒有。”
蘇靈道:“前輩說的這個李成桂,可是朝鮮的開國之君麼?”
呂木琴點了點頭,“李成桂兵變奪權,稱王後請求你們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冊封,朱元璋賜了國號朝鮮,卻沒有封他為王,李成桂因而一直對明朝卑躬屈膝,年年進貢,貢品中不乏年輕貌美的女子。”
二人聽她說到“你們的太祖皇帝”,又直呼朱元璋的名字,心中想道:“原來這位呂前輩是高麗人。”
“從此以後,大明朝的後宮裏就沒少過高麗人,後來朱棣做了皇帝,聽信小人之言,誤以為後宮有人謀反作亂,大怒之下,將嬪妃宮女近三千人胡亂定罪,當時朝中有一位姓冷的公公,武功奇高,私下裏與一位高麗皇妃關係要好,偷偷將三十來位高麗人救了出來,賜予衣物錢糧,讓她們就此逃命。”
“一行人曆盡千辛萬苦,來到遼東,卻發現通往朝鮮的道路已被女真人阻斷,隻好在此滯留下來,整理冷公公賜予的財物時,竟發現了一本武功秘籍,眾人左右無事,便開始對照習練,成立了一個江湖門派,取名明月,寄托思念故土之情。”
“再後來,明朝和大金的軍隊攻來打去,輪流占據這裏,導致武士百姓流離失所,我們便暗中施救,若是遇到男子,便賜予少量錢財,若是遇到女子,便設法收入宮中,至於原因麼,主要有二,其一,那武功是一位公公所創,男人無法練成,其二,男人落到金兵手裏,頂多做個奴仆下人,女人麼……嘿嘿,那便不用我說了。”
葉川歎了口氣,道:“如此說來,莫秋音,安若素她們……都是戰爭過後遺留的孤兒。”
呂木琴點了點頭,“莫秋音是我的關門弟子,得了我一小部分功力,所以才以小小年紀在江湖上闖出了名頭。”
葉川奇道:“師徒傳功這種事,從來隻是聽說,竟然真的可以實現麼?”
呂木琴冷哼一聲,道:“有什麼不可實現的?”
葉川道:“若是可以傳功,那……一代傳一代,後來人豈不是要厲害到天上去了?”
呂木琴道:“這話倒是沒錯,傳入的功力多少,是受到被傳功者經脈的生長程度製約的,年紀越長,可以接受的功力越多,秋音那時隻有八歲,因而隻得了我一小部分的功力,但也足夠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