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種果樹,種牧草,這些東西都是挺有用的。”

“種這些?”說話的是個叫黑墨兒的人,古餘路知道,這人是個孤兒,現在快三十了,之前一直到鄉舍間幫人做短工。這次家鄉遭難,隻能跑出來,不想被古餘路召來。

“是啊,我們領地可是有很多人種這些的。而且收益不錯。咱們一組五十人,就是加上你們的家眷也不到一百,一萬畝地也夠我們種的了,在到山上開辟田地,人費力不說,收成也沒下麵的豐碩,吃力不討好的事,可不是咱們幹的。”古餘路輕鬆的說,“你們可不要小看這些果樹呀,等有了銷路,它還能大大的賺上一筆呢!”

其他人確實不信,百姓耕地,果農種樹,這是早就規定好的。這既耕地有伺候果子的,不過大家也沒說什麼,畢竟對方是領頭,而且看昨天晚餐和今天早飯的樣子,自己東家待下人確實不薄,也難怪在選人時左看右瞧,是有這個資本留住莊農。

在來年,他們看到豐收的稻田,碩果累累的果園時,都癡了。而這時,整個成陽都變了好多,一改之前頹廢的樣子,煥發勃勃生機。

………………………………

孫誌是濟陽縣的乞丐,小時候的事情朦朦朧朧,隻記得自己跟母親逃難到這裏,然後,母親餓死了,他也就成了濟陽的小乞丐。

現在細細回想,娘親在自己記憶中的印象變的模糊,隻知道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也是對自己最關心的人。可惜,肉體的溫暖已經淡去,十多年了,孫誌體驗了生活的窘迫,嚐盡了人間的冷暖。

這些天,陳留來了一群凶狠的人,隻是聽說,他們殘暴不堪,可自己沒有感覺到分毫。和自己一樣的乞丐說:這些人隻殺世家豪族,不會傷到庶民。

“不傷庶民!那麼,就更不會傷自己這種乞丐了。”孫誌想到,日子是一天天艱難。當聽到瘟疫開始流行時,孫誌知道,自己要離開了,因為這些天他根本每要到食物,都是自己在城外捉些老鼠吃吃,僅僅火烤一番,這對孫誌來說是了不得的美餐了。

要離開了,孫誌來到城外的亂葬坡上,那裏,躺著自己的母親。

一座小土包前,孫誌跪了下來。人前即使被打,也不落淚的孫誌哭了。每到這裏,孫誌都會哭上一場,像兒時一樣,在母親麵前撒嬌、哭泣。唯一不同的是,母親已經不能在提供溫暖的嗬護,自己也看不到母親慈祥的目光。

母親的樣子和自己哭花的眼睛一樣,迷離、不清,已經離開自己很久了。

哭完一陣,孫誌哽咽著:“娘,孩兒要走了。濟陽成已經待不下去,再不走,孩兒就要來陪您了(看著土包,慘淡一笑)。孩兒不知道要去什麼地方,隻是以後,就不能常來這看您,您不會怪我吧?娘……孩兒真的好想你呀~”到最後,聲音顫抖,心情起伏,平定不下,淚水再次溢滿眼眶,淒淡、哀涼。

孫誌去的是濟陰縣,這是在聽見一群流民說,有個活神仙介紹的後,跟去的。孫誌知道人心難測,在濟陽的十多年中,他沒有交到朋友,因為他們都是不可信的,每個人都在為明天能不能吃飽飯而傷透腦筋時,誰還會管“朋友”“夥伴”這些詞。

緊緊的跟在他們身後,孫誌來到了濟陰。這時,前麵的人有分歧了,有人想去成陽,有人則想到定陶,因為那兒是濟陰郡守,要比成陽這個名不經傳的地方好上許多。相互爭論不下,最後,前麵的五個人分成兩撥,四人向定陶走去,一人朝成陽行進。

孫誌跟著這些人的幾天也知道了事,說是這個得了瘟疫,最後被人救了,這人在說話間也幾次講到成陽這地方。孫誌考慮了下,打算跟著這人,向成陽出發。這樣一個治病救人不為錢財的醫者,他介紹的地方當然不會差了,至於郡守,孫誌沒有感覺,對他來說,這些地方都一樣,世態炎涼。

“小子,跟了我們這麼多天。現在就咱麼兩個人了,也該上來說說話吧!”前麵那人轉過身子看著自己,高聲說道。

孫誌一愣,然後看著對方。這人的臉,四四方方的,皮膚黝黑,粗獷,濃眉大眼,是個憨厚的大漢。孫誌給自己提了提氣,然後上前,隻是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發出“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