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巡視(1 / 2)

田洪既懂木工和水泥技術,就讓他當建築隊長,先蓋住房和廚房,先解決吃睡上的大事,後蓋工棚廠房和飼養場的房子,當然托兒所和學校必定要蓋,人不讀書,不如騾豬,要建設一個新型的社會知識是第一需要的。至於以後他要幹什麼,陳玄一時還沒有打算,其實說道底,還不是自己手上能動用的力量太少了。

王大在落難前是個富農,也可以看做小地主,這樣的地主就有經營農事的經驗,不像那些大地主一樣對地下的事太過無知,這樣打人也是最會精打細算的,更有向上爬的勇氣,新興農場要沒有拚搏和向上爬的精神是不行的,所以讓會當生產隊長就最理想了。

聽黃緹介紹,白項會種菜又能養豬,就讓他當種殖隊長,目前就這樣分,以後要分為種植隊和養殖隊,副食跟為上糧食再多也白搭。

周雲年輕,從給他治病的接觸中發現他很耐心,從家庭的狀況來看。他也是個刻苦的人,就讓他擔任采購隊副隊長,從今天開始,跟著吳民慢慢熟悉事物。

吳民昨天就己派定他買糧,據他自己說做過生意,生意人賊精,就叫他當采購隊長,不過以後肯定不會讓他做這些事了,因為陳玄覺得他不該僅限於此。

海英料理孩子細心,讓她擔任托兒所所長應該是理想之選了。

陳玄把他的人事安排理出了一個頭緒,通知開會的幹部在秦氏二人和黃緹的帶領下都到了,把陳玄圍在核心,陳玄就把的人事安排向大家一宣布,大家都一致讚成,陳玄這一件心事又放下了,他吩咐吳民,趕快組織一隊人,帶著刀槍驅趕馬車去買糧,說今天肯定有大批難民來應聘,並說;“這車糧盡快買好運回來,隨後我跟你們的車進城,把城裏的錢都拉回來交給黃秀才管,以後你要買什麼就向黃緹支聲,吳民領喏而去,很快組織一支精裝小隊,帶著周雲策馬飛馳而去。

同時,陳玄也叫秦氏二人去領命幹活,如果他們是自己的人,他自然不會如此,但是……

陳玄領著眾人席地而坐,具體商量全場的整體布局和每項事情的進行計劃,打出一個初步計劃,陳玄就把要發的東西發出去。蚊香,手提電筒都交給黃緹,由他去分配,手提電筒一拿出來,陳玄告訴他們怎麼用,隻按了一下按扭,六七個幹部嚇得一跳,說;裏麵一定有一隻妖怪的眼睛。

陳玄向他們怎麼樣解釋,他們都不懂。追著問;“電是什麼?是怎麼放進去的?”

陳玄說;“以後我們要辦中學,你們要好好學習,一定會懂的,”

中學他們又不懂,黃緹說;”孔夫子隻有大學,怎麼弄出個中學來?”

陳玄又費了一番口舌,壓縮餅幹和口罩交給海英,教她口罩的用法。口罩又給大家帶來一陣新奇。

從昨天開始,自己就不斷的解釋一些詞彙,現在陳玄已經有點厭煩了。對於這些,他不在打算向他們一一解釋了,就告訴他們,這是自己的東西,你們隻要知道怎麼用就行。隻是他不知道,這樣的做法到讓這些流民將他當做神靈看待!其中也包括秦氏二人。

磚頭和水泥交給田洪,怎麼個用法也費了不少時間,要把現代的平常事塞進古代空間真的太難,幸虧陳玄有那麼一份耐心。

農場裏傳開了最新的新聞,說他們的老爺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天上放下來的,是人間沒有的,浮動的心一顆顆安定下來。噴發出來的幹勁遠遠超過******的浮躁幹勁。

時間很快過去了三個月,華庭新興農莊己初俱規模,人員己達到五千三百人。各種編製基本確定,隻有部分改動,田洪原來建築,是建築隊長,下麵有木工大隊,泥水工大隊和裝璜三個大隊,當然隻是雛形,除了木工泥水,最後一個一點形狀都沒出現,隻搭了個框架。原來的簡易住房就要淘汰,現在他們正在日以繼夜地建築,應陳玄的要求,這些住房都是兩層建築,按照規劃紙上畫好的來建,頗為整齊,大方。

因為現在人手多了,所以陳玄將許多人負責的事情重新安排了下,反正這些日子來,陳玄也頗為熟悉他們了,他將這些人安排到自己覺得他們適合的地方上去,已經有一個月時間了,現在看來,似乎不錯,都幹的有聲有色的。

最讓陳玄高興的是,沒到時間秦氏二人便回去,他們覺得現在這裏基本上已經安排好了,所以也沒什麼事可做,跟陳玄告罪一聲便離開。陳玄在得知秦氏二人回去後,秦家沒有傳來什麼音訊,似乎他們二人沒將自己在這裏看到的一切告訴給秦勝,陳玄點點頭,很滿意。

沒有被人家重視,陳玄並不覺得可惜,反而十分欣喜,歡心!

那是一片翠綠的山坡,點綴著高大的常綠喬木,有香樟,楮樹和古鬆,陳玄就在這裏麵開劈出一片平地,造起他理想的學校,陳玄剛剛來到山坡下,便聽見孩子們朗朗的念書聲音,他們念書的聲音總循著古人的唱韻,有一種音樂感,陳玄並不想糾正他們,覺得這種古韻比自己小時讀書好聽得多,大概是受到黃緹的影響吧,這種綿綿蕩蕩的書聲,讓陳玄感到很有成就。他沒有想過,這些接受他腦中和這個時代完全不同的理念知識後,會不會被別的地方人以中世紀教廷對待科學家一樣的手法來殘害?真理總是被埋沒的,它的被發現,到被人接受,總要經過一段漫長的艱苦曆程和殘酷的鬥爭,這是陳玄熟讀古今中外史後得出的想法,這些孩子如果能被自己教育好,他們就是一顆顆閃光燦爛的種子,將來必是燎原的星火!但是這種二十一世紀的思想意識,能被遠古的權力所接受?